包头五当召

家乡区县: 包头市青山区

历史
乾隆十四年(1749年),经章嘉、锡埒图、济隆等驻京呼图克图们的许可,在五当沟动工修建了一座寺庙,即现在的洞科尔殿,也就是时轮大殿。这是五当召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大型建筑,也是五当召四大学部之一的洞科尔扎仓(时轮学部大殿)。因为第一代活佛学问最深,通达五明,对时轮学尤为擅长,清廷封他为“洞科尔.班智达”即“时轮学大学者”的意思,时轮学部以专门研究天文、历法、数学和占卜为主。

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洞科尔殿的西侧建造了一座两层楼的殿堂称为“当圪希德殿”,供奉众金刚,故亦称金刚殿。 乾隆十九年(1754年),章嘉国师若比多吉(1717-1786年)转呈清廷理藩院请赐寺名,清廷钦赐满、蒙、汉、藏四体文字的“广觉寺”匾额。第二年(1755年)建造了五当召最主要的建筑——苏古沁殿(大经堂)。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第一代活佛阿旺曲日莫在五当圆寂。五当召的活佛共转世七代,最末一代活佛于1955年病故。此后五当召再也没有条件请回活佛了。

艺术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有名的学问寺。它为了弘扬佛法,专门设有供喇嘛们学习经典,研究佛学的学塾(札仓)。学塾分四在部分:时轮学部,设于1750年;显教学部,设于1752年;密宗学部,设于1800年;菩提道学部,设于五世少佛时期,是本召设置最晚的学部。蒙古著名史学家达摩陀罗在《白莲念珠》中记载,“五当召的经学最为有名,到19世纪末时,本召僧侣仍有八百余名。”

相爱末央(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