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纹饰图案

家乡区县: 包头市东河区

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蒙古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其民族艺术十分丰富,民族图案绚丽多姿。在蒙族人民的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宗教、文娱、体育等活动,到处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民族图案。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辛勤的艺术实践中创造的,表现了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服饰图案是蒙古族图案的重要部分,服饰刺绣图案、织花图案,普及于千家万户,与蒙族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图案的内容和形式随服装功能、工艺、群众习俗和审美观念而千姿百态。长袍是蒙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服装,袍服以花边图案主要装饰,领口、袖口、袍边上的花边装饰,形态各异,内容丰实。牡丹、荷花、蝴蝶、蝙蝠、卷草、如意……等花边图案,色彩华丽,造型厚而淳朴。坎肩前大襟的花边图案,装饰部位明显,花色更显精緻、富丽。这些花边装饰图案,构成了蒙族袍独特的装饰样式,它突出地加强了蒙族服饰的整体轮廓与结构线,表现出服饰图案的主次和层次变化。蒙古族服饰的另一种形式——团花图案,造型端庄,布局紧密,不论是织花团纹,还是绣花团纹图案,都具有结实浑厚的造型和均匀的空间。对称的图案形式和规范的空间结构,更加突出了服饰的庄重与稳定感。蒙古族摔跤服饰图案,粗犷有力,这是蒙族图案所特有的雄伟气质。夸张变形的龙纹、雄狮、猛虎,传统的卷草纹、盘长、如意图案,都给人以健康、威武和力量的感受。
蒙古族头饰图案,主要见于插钗、别簪等妇女们十分珍爱的装饰品上。这些用金、银等金属制成的装饰品,有的配以玉石、玛瑙、珊瑚、珍珠,镶嵌或串结成各式花饰,精细华美,图案的造型与工艺密切结合,图案布局装饰物的形体而变化,有明显的适形、适物和适应空间变化的特点。它具有多种角度欣赏的立体造型美,与服装配套,形成蒙古族服饰的协调整体。

    蒙古族靴子、鞋图案,与服饰化边图案风格相通,和头部花饰、帽子,构成了蒙族服饰的独特形式。靴子筒部图案,具有直立向上的形态,图案端正有力。鞋头、鞋帮绣花图案,一向为妇女们所喜爱,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图案精湛。蒙族绣花鞋图案,明快艳丽,并有绣花工艺所特有的精巧魅力,但因其装饰部位与服装不同,所以图案的造型技法与表现形式更显概括,形象简练,整体意识明确,并能随装饰物的形体,在不同的审美角度上,产生连续、转换的视觉效果,它是平面图案在不同立体面上的多层次审美发展和变化。因此,这些图案的“统一性”显得更加突出。如鞋、靴图案中的“草龙纹”、“万字卷草纹”、“万字流云”等,均具有较好的“统一性”, 并在统一中求变化,使图案有秩序而生动,严实而不乏空间变化。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随身佩带物件的装饰图案,也同样丰富多样。蒙族的刀把、刀刃鞘、烟具(烟荷包)、香料盒、镜子盒、扇子套等用品,图案精美,形态各异,它既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用品,又是群众所喜爱的装饰艺术品。所以,这些佩带装饰物,既具有体积小,适用方便的功能需要,同时又具有技艺精良,内涵丰富,的审美特色。做工精緻的绣花荷包、褡裢、香料盒、烟荷包、鼻烟壶袋图案,以绣花图案造型的提炼手法,寓丰富于简洁之中,以少胜多,主题突出。这些小巧别致的荷包、鼻烟壶袋、烟荷包图案,没有复杂的构图和反复的节奏,却具有生动、真切的形态,活泼多变的韵律,玲珑可爱。

    建筑装饰、家具图案、地毯图案,是蒙古族图案中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图案。这些图案体积宏大,具有耐久的时间和空间要求,它混合了平面、立体、空间三种视觉的审美需要,所以蒙族建筑装饰图案、地毯图案,较多地运用了“格律体”构成,使复杂的平面布局,得到条理与合适的比例,运用均齐、平衡、节奏、韵律等美的法则,使图案宾主分明,层次清楚。蒙族建筑、家具、地毯图案中的园形、菱形、海棠形等各式团花,是整体图案的中心,结构严谨,整齐均匀。以盘长纹为主体的中心纹样,向外穿插延伸,并常与卷草纹、如意、草龙等纹样组合在一起,盘曲回绕,形成曲直对比,虚实相间,使自然形与几何形结合,方圆相随。
    在蒙古族图案中应用最广泛的回纹、万字纹、盘长、方胜、如意、云纹、龙纹、卷草等函案,具有明显的“数”和“律”的几何造型基础,它跨越了自然形‘态的造型方法,把生活中的素材按照主客观的审美观念加以提炼,创造出群众喜爱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大胆概括夸张,且程式化的龙纹、卷草纹,既具象,又抽象,生动舒展;回纹、万字纹,整齐端庄,曲折回旋;盘长图案,交错迂回,连绵不断。这些图案不仅形式优美,内涵丰硕,同时以比拟、谐音、寓意等手法,寄托着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善良的愿望。

 

WL(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