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求学三年,终于得以遇见中秋国庆连在一起的假期。翻着月历,心也跟着明朗起来。我知道,即使我走出有着静静的莲缸的外埕,走出纵横无序的小巷,也始终走不出那轮中秋月。
小时候,中秋真是个让我魂牵梦萦的节日。一到农历八月,我就开始日盼夜盼那些吃不完的祭品:香脆无比的“地豆桃”,爽润清甜的云片糕,皮酥馅厚的苏南朥饼……过节前几天,妈妈就开始忙着做月糕了。先把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模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压结实了,磕出来,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便做成了。月糕上还有精致漂亮的花纹,有时候看着它,我总会联想到老屋斑驳的墙壁雕花。
上中学以后,每个中秋夜都和妈妈张罗着拜月娘。斟一壶茶,倒了12杯,祈求月月美满。这时候收音机里总会很应景地播着黎田康子的《一壶好茶一壶月》。这是潮汕人家喻户晓的歌曲,无论词曲还是意境,都渗透了浓浓的乡情和美好的念想。阳台上拜月、吹风、哼熟悉的曲子,想着许多我们无法实现的愿望却仍对生活心存感激。夜深,斟一清茶,缓缓饮尽,颇有“晚来天欲冷,能饮一杯无”的意味。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时光了。
很多人都觉得潮汕人有太多繁琐的习俗,每逢大节小节都得早早起床忙大半天做一大桌子菜祭祖、拜神……总把自己累得够呛。节日变成负担,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但妈妈们却会用符合她们价值观的人生体验告诉你,人间烟火也是一种美,你逃也逃不掉,倒不如沉醉其中。不得不承认,累是累的,可当看到满满一桌子菜都出自你的双手,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着欢吃,若是冬日,再来杯清酒,借着红泥小火炉的星星之光,是多美的景致啊。
小时候还会把精心准备的书本、笔、书包等学习用品,连同妈妈准备的丰盛菜式一起进贡给月亮娘娘,祈求保佑孩童聪颖灵性。那时还不懂,只知道和大人们一起喝淡淡的也不苦涩的清茶,现在想想,终日操劳家事的潮汕妇女也是懂情致的,烟火散去,仍不忘斟一杯清茶,既清洗肠胃,又荡涤心境。
曾经设想过自己未来的生活,都生怕被繁琐的事务淹没思想,在柴米油盐中忽略了生活的真正含义。慢慢地也明白,人活在世上总是走不出人间烟火的,唯一可超脱的只有你那颗自由的心。就像中秋夜,守着月亮,伴着亲人,一起看着烟花灿烂,塔光焰焰,闲致之美,亦缓缓流入内心。
走不出的中秋月,走不出的人间烟火,自有它的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