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它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揭阳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揭阳剪纸是南派剪纸的一支,以其细腻、流畅的造型风格和富于地方特色的题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貌。
揭阳剪纸起源于两宋期间,经过元代及明初的发展,到明中期已经盛行;清代至抗日战争前是揭阳民间剪纸的鼎盛期。在民间众多的剪纸艺人中,揭东云路的江根和是较有影响的,她富于创新,手法洗练而夸张,朴拙稚气,其连环画般的戏曲剪纸最具特色,为揭阳乃至潮汕的剪纸艺术开创了新风格。解放后,民间剪纸艺人苏巧莲与绘画艺人陈成光、林行能等合作,使这一传统技艺的题材更加广泛多样。这时期的剪纸作品,构图清新明朗,画面剔透玲珑,刀法工巧纤细,人物及动物形象鲜活生动。1960年,广东省群众艺术馆精选了揭阳20多位剪纸艺人的30多幅剪纸作品,编成《揭阳剪纸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郭荣镐、苏巧莲创作的剪纸作品《线线连着北京城》参加广东省美术展览获一等奖。
揭阳剪纸的发展轨迹,在形式上,传统剪纸色彩单一,题材主要有动物、植物和文字,以剪刀铰出为主。大多是用上辈艺人的稿样进行熏制传承,也有部分较有创作激情的艺人不凭样稿,随心所欲、自成佳构。现代剪纸不仅拓宽了题材,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视觉冲击力。如今,揭阳剪纸的刀法技巧、色彩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手法阳剪、阴剪兼有。阳剪作品线条极其纤细、短小、圆润,剪纹干脆、利落;阴剪作品线条浑圆、细密、整齐。作品布局上疏密对比、轮廓清晰。在色彩表现上,既有单色剪纸,也有多色剪纸。多色剪纸还包括衬(套)色剪纸、彩(染)色剪纸。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揭阳剪纸业已形成了线条柔美、秀丽明快、工整细巧的风格特点;其细腻入微的线条、疏密对比的布局,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装饰性和工艺性。而勉于追求艺术境界的揭阳剪纸艺人,正在这个充满朝气的大时代中,不断寻找更加深刻的艺术语言。
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wm23.cn/menyin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