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晋城经济发展

家乡区县: 山西省泽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紧紧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煤炭、煤化工、电力、制造、高新技术、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八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煤炭产业通过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全市地方煤矿保留矿井129座,产能规模11230万吨/年,平均单井规模87万吨/年,保留矿井数量和产能规模居全省之首。电力产业加快发展,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阳城发电厂一、二期项目已经完成,总装机容量达330万千瓦,每年转化煤炭500多万吨,现正准备上三期,拟建规模为396万千瓦,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阳城电厂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26万千瓦,为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国投晋城热电联供项目、山西至江苏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晋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135兆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华能阳城电厂4×1000兆瓦煤电一体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电力已成为我市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产业。煤化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上来,形成煤肥电和醇醚烃及精细化工并举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已形成338万吨大颗粒尿素、81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煤层气产业发展较快,全市累计建成投运瓦斯发电厂28座,总装机容量28.4万千瓦,其中寺河120 MW瓦斯发电厂是世界最大的瓦斯发电厂。港华、联盛、新奥煤层气液化项目建成投运,形成了年抽采22亿立方米,日液化95万立方米的能力。全市煤层气用户已超过5万户,128台燃煤锅炉煤改气全部完成, 3000台出租车和公交车、59家公共服务用户、147家商业用户和部分城镇、农村、工业企业用上了煤层气,成为全国新能源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冶铸产业大力发展精密铸造,加快铸造向制造转变,促进铸造行业上档升级,实现精密化、标准化、规模化,目前已形成100万吨中高档铸件的生产能力,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旅游业继续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开发力度,全力打造“神奇太行?经典晋城”的品牌形象。特别是引导和鼓励煤炭企业开发旅游资源,煤企直接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达28亿元。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先后有德国北威州RWE公司,日本伊藤忠、小笠原株式会社,台湾富士康,香港恒基兆业、中华、华润、联盛、华阳、豪德、骏新,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中联煤、国投、鲁能、华能、保利、雨润等一批国内外企业落户晋城,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9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序、有效、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从总体平稳到企稳向好、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06亿元,财政总收入136.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8.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55元。在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我市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三,受到省政府的表彰。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运行健康、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时期是晋城实现争先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路径,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快推进全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阿里粑粑(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