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的美食--油酥锅盔

家乡区县: 陕西省岐山县

       锅盔起源: “锅盔像锅盖”是脍炙人口的关中八大怪之一。岐山油锅盔,以其面硬、皮薄、皮白、酥松、喷香,被誉为西府名吃,在关中地区普遍实用。 岐山油锅盔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周代。当时的周原地区,农耕科技发达,生产小麦,锅盔与面条很早就成为先民的主要食品,他与“神斗之食”的岐山臊子面的产生,大概在同一时代。早在周代就有关于“面饼”的记载,这可能就是“锅盔”最早的出处。 提起油酥锅盔的由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先周时期,周文王牟取仁治的策略,用德善人意来感化和教育国民,深得民心,周国农桑兴旺,市场繁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周文华治国有方,周国逐渐发展强大,不少诸侯也来归顺。这下引起了纣王的亲信崇侯虎的嫉妒,他在纣王面前挑拨是非,结果文王被纣王囚禁了八年,受尽了折磨,后文王设计贿赂商纣王才得以逃生。归国后的文王望到军队,护兵练武,在联络团建各诸侯的同时,文王又对那些不服以周人统治的诸侯国采取了征伐。在征伐周边扰礼边境的犬戎国的一次战役中,因长途行军,为了给士兵带足食物,伙夫给每人发一个大饼,用麻布包好背在后背上,以图携带方便。军队行至谷底,遭敌军埋伏,山上敌军乱箭直射周军,周军急退。回到营地,只见士兵们的后背上插着好多箭,士兵却安然无恙。原来,箭都射在了后背的大饼上。军事姜子牙见状大喜,立即在军中推广这种大饼,在征伐商纣亲信、趾高气扬的崇国崇侯虎的战斗中,姜子牙还命士兵把锅盔当作“盾牌”,增强了防御能力,提高士兵战斗力,结果全歼了崇军,终报了周文王被囚禁八年的深仇大恨。 油锅盔的首创者:王子明的后代王小波。 改进的油锅盔开始还是传统的2尺开外直径,经过城、乡试销,顾客反映口味确实不错,只是大了些,出外不易携带。在这种情况下,又改进了模具制作成小锅盔,便于出差、旅游携带。 油酥小锅盔的首创者便是王子明的后孙子人王小波。他从父辈手中接过家传,取其精华,不断创新,他将原料的白皮锅盔改制成现在的油酥小锅盔后,取名为“王老仙”锅盔。这种“王老仙锅盔”经过多年的考验、竞争,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支持和好评。并且进了宾馆、超市,一炮打响,产品走红。在宝鸡地区它有广大的市场。其中宝商佳美家等大型超市及各连锁店都有销售,西岐民俗村农家乐它有90%的市场份额。由于“王老仙”油酥锅盔吃起来香酥、味美、爽口、易消化、出外旅游携带方便、存放久(保质期夏天五天,冬天十天)。近年来,许多客商慕名而来,近有宝鸡、西安、杨凌和甘肃、青海、宁夏的顾客均买,带往全国各地馈赠亲友,还有远在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的朋友亲临购买。实为馈赠亲朋好友,高楼宴席上的美味佳品。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gongchenyu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65943986/home?wvr=5&lf=reg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chenyu1103
梧桐子个人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qishan.html

晨雨(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