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周、黄、蓝、杨、郭”被称为五大姓。其中,黄姓在明代的代表人物是黄嘉善。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明代即墨城里(现新建村)人,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终年76岁。(虚龄)。据“墓志铭”等史料记载,他生而聪敏,并且端庄伟然,读书过目能诵,试辄高等。万历四年,(1576年)中举人。万历五年成进士。初授叶县令,历任大同知府、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后累升至兵部尚书、柱国少保、赠太保、官极一品。
黄嘉善本是文职官员,但他文武兼备。治政,他造福一方;带兵,他克敌制胜。他具有文官的儒雅,也具有武职的威略。
他刚踏仕途,就将叶县治理一新。调离时,士民遮道泣留。为立生祠,升大同知府时,正逢抚臣汰赢兵过严,而引起兵变,官民不敢出门,引起满城的恐怖和混乱。黄嘉善只身单骑直奔营中,喻以利害。以大义说散噪兵。第二天,斩其首恶,迅速果断地平息了这一事件,从此全郡帖然。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自西秦引疾东归,四十四年十月,召任兵部尚书,累辞不受。四十六年十月,后金功陷抚顺,即赴任共议兵事。四十八年(亦称泰昌元前),神宗(万历)、光宗(泰昌)两位皇帝相继殡天,两受顾命于柩府,成为朝廷重臣。九月熹宗(天启)即位,时值主少国疑,内忧外惧,危机交加,他兵柄一身,积日劳累,不安寝食,终于病不能支,再三请求回归故里。黄嘉善故居座落在即墨城里中山街中端北侧,原临街门楼悬匾曰:“清宫太保”。今称此处为“黄家胡同”,还基本上保持着旧有风貌。回家后黄嘉善从此伏枕不问门外事,逾三年病逝。讣闻;熹宗皇帝辍一日视朝,赐祭九坛,外加一坛,造坟安葬,夫人江氏付之;赠太保,荫一子,崇祀名宦,乡贤。
或许受“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陶冶,黄嘉善不善官场游戏,也不贪恋钱财,《感怀》诗充分地流露出他的这种品格:“十年奔走一飘蓬,可奈愁肠处处同。未解逢迎从宦拙,何嫌乡里笑官群穷。……黄金阅世随波里,白壁投入按剑中。鸡肋而今频自厌,已将心事属冥鸿。”他的著述也比较多,除了《抚夏奏议》、《总督奏议》、《大司马奏议》,还有《见山楼诗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