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忻州市忻府区从古至今一直是连接冀,陕,蒙的商贸集散地,俗称“三关总要”,“晋北锁钥”。是全省重要交通枢纽,北同蒲和京原铁路纵贯南北,忻河铁路由忻州通往河边。公路交叉密布,京原等5条国道和省级公路干线通往全国各地;区、乡、村三级公路交织成网。
忻府区南75公里邻省会太原,北200公里至大同,东160公里到佛教圣地五台山,东北距首都北京540公里,是忻州市所在地。境内大运高速、108国道、忻宁旅游线、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忻阜旅游公路、忻碛路、忻保路、忻河铁路和五保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境内有四个高速接口,七个火车站。
经济概况
慨况
2010年忻府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712元,比2009年增长了5286元;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8.38亿元,年均增长28.1%;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5亿元,十一五期间忻府区年均增长2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39元,年均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82元,年均增长11.5%。
第一产业
忻府区耕地面积100万亩,水地面积50万亩,平川盛产玉米,高粱,丘陵,山区主产谷子,豆类,莜麦,荞麦等小杂粮,油料及干鲜果。
2007年,忻府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7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8万亩,两杂制种、瓜菜制种面积1.5万亩,瓜菜面积2万亩,小杂粮面积5.5万亩。
忻府区形成了以南部精品杂粮,中北部优质瓜菜,西北部特种玉米,东北部高效制种为主的四大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开发出西呼延红薯、孙家湾香椿、作头长山药等产品。
第二产业
2010年,忻府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3亿元,年均增长16.1%,标志着我区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全区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机械装备、新型建材、煤化冶炼、精细化工、环保利用、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撑,具备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2011年,忻府区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9.3亿元,比2010年增长27%;工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比2010年增长34.4%;销售收入完成9.25亿元,同2010年增长22%;实现利税5536.6万元,比2010年增长21%。
第三产业
2007年,忻府区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亿元,比2006增长11.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筹资50万元编制了度假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截止2013年忻府区打造了以抗战文化、跤乡文化、八音文化、貂蝉文化、元好问文化、傅山文化为重点的历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麦秸画、剪纸、面塑、木雕等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投资800万元实施“遗山墓园”修葺工程。把城郊的双乳湖水利风景区,城中的云中河景区、五馆一院等新景点和周边的五台山、芦芽山、雁门关等山、水、关、城等自然人文景观串接起来,“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