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地处中山市最北部,西北与佛山市顺德区为邻,东北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河相望。
地处“珠三角”西岸都市圈发展核心板块,与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珠海、香港、澳门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时生活圈内。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黄圃的起源
相传,很久以前黄圃居住着一位土地公,土地公有六个貌似天仙的女儿。一天,南海龙王三太子路过黄圃,被土地公六个女儿的美貌所倾倒。为争得土地公六个女儿为妻,南海龙王三太子以翻江倒海淹没黄圃相威胁。不畏权贵的土地公始终不愿把六个女儿嫁给南海龙王三太子。一怒之下,南海龙王三太子翻滚南海,滚滚海水向黄圃汹涌扑来,为拯救黄圃人民,土地公六个女儿化作六座山峰,引领黄圃人民上山避灾。海水退却后,六座山峰每年春秋季黄菊遍野,十里飘香,宛如天然大花圃,故名为黄圃。
全镇土地面积8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万多,外来人口5万多,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形成“四区两园三地六村”的山水田城发展格局(即一个中心城区、一个港口区、一个绿色生态走廊区、一个历史文物保护区、两个现代化农业生态示范园、三大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是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中国家电产业配套创新基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首批工业卫星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示范乡镇(试点)、中国(黄圃)飘色之乡、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农副产品深加工专业镇技创新试点、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四五”普法先进镇、中山市工业强镇、中山市经济强镇、中山市旅游特色镇、中山市2003-2004年度先进党委等。
黄圃建制860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式腊味发源地,是中山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商贸城镇,与石岐、小榄齐名,并称“中山三大镇”。
黄圃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黄圃仍然实现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14%,工业总量由2008年的全市第五位跃升到第三位;国地两税收入8.3亿元,增长12%,增幅列全市前列,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长92.8%,增幅全市第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黄圃镇十分注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立了三大工业基地和改造建设了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其中,投入3亿元建成中山市技师学院黄圃校区;投入1亿多元改造了南三公路兴圃大道,打造成为亮丽的快速过境干线;投入1亿多元建成了全中山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黄圃镇中学;投入1亿多元建成了中国(黄圃)食品贸易中心;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国际会展中心;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大雁桥,打通了连接顺德的交通出口。
黄圃镇工业体系较完备,逐步建立了以金属为主体的工业原材料产业为支柱产业、以家电五金产业为重点产业、以腊味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为特色产业的三大工业产业体系。建立了食品、马新、大雁三大工业基地承载三大产业的发展,成立了三大工业公司运营三大工业基地和三大产业。马新工业基地主要承载家电五金、工业原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雁工业基地主要承载家电五金、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而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主要承载传统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黄圃镇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协调发展,被誉为“南国明珠”。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中国家电产业配套创新基地、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中国黄圃食品贸易中心、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中国(黄圃)飘色之乡、中国市场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广东省现代生活电器产业基地、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镇、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广东省火炬计划家电配套创新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平安建设先进镇、广东省绿色名镇、广东省“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山市经济强镇、中山市工业强镇、中山市平安镇区、中山市旅游特色镇等众多殊荣镶嵌在这颗南国明珠,格外耀眼。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flyme
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21528294.html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2091316215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9131621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