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的文明——政治经济

家乡区县: 安徽省太和县

阜阳的文明——政治经济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左右;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增长30.5%;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均增长18%。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35%,提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达498户,产值超亿元企业152户,超10亿元企业14户。工业综合效益指数329%,提高30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全市18个开发园区新增入园企业200多家。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开工建设,首批签约入园企业5家,总投资33亿元。切实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华源纺织公司改制重组和阜阳轴承公司重组合作工作稳步实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除氮氧化物排放量外,其他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市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加到2万家和13万户。坚持把做强一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四大行动”,粮食总产达108亿斤,实现“八连增”。临泉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2%,肉蛋奶总量居全省第一。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到3个,阜南县黄岗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4家,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长5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93个,新增621个。坚持把做活三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商贸物流提升行动,全市各类专业市场交易额超过600亿元。阜阳临沂商城一期正式开业,香港财富广场主体工程完工,国际汽配城开工建设。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年新增贷款98亿元,增长21%。扎实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颍东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到17家。第二,切实把扩大投资作为有力抓手,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入的重要载体,成立了重大项目谋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分解落实了项目谋划储备任务,全市共编制入库项目419个,总投资2536亿元。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全市“6611”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9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5%。

  中航工业开乐万辆罐式专用车、晋煤中能化工合成氨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装置、界首年产万吨铝型材等项目建成投产,昊源集团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悦康药业头孢类原料药等项目加快推进,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沙颍河航道综合整治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阜阳船闸竣工试通航,阜六铁路、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基本完成。105国道阜阳至太和段建设进展顺利,102省道颍州西湖至临泉段、202省道阜阳至阜南段开工建设。阜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参加了中博会、广交会、徽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华药会等节会活动。全年引进市外项目1310个,实际到位资金381亿元,增长43%。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29.1%。加大对外贸易力度,进出口总额达6.5亿美元,增长85%。深入开展结对合作,与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开工14个、完成投资45亿元,中航工业专用车一站式服务平台、开乐罐式专用车三期和国机集团轴承产业园、国家烟草公司阜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民企合作项目开工168个,完成投资215亿元。皖粤经贸合作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580.1亿元。

流念(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