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三弦表现形式

家乡区县: 吕梁市临县

说唱”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临县三弦书是一种典型而又独特的口头文学。它严格地讲求韵律,句句押韵,将比兴、铺陈等文学艺术手法用到了极致。书文都是琅琅上口的韵句,以七字居多,也有十字句,每一组句数均为偶数。说唱时,有板式,有音调,兼有道白。它是民间文艺的集大成者,是综合体,对表演性要求极高,对现场发挥最为讲究。书目在结构上也很讲究,有明线,有暗线,转折自然,从一处精彩到另一处精彩,将内在的轻重缓急合理地统筹起来。忠臣、侠士、奸贼、孝子等人物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临县三弦书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演唱中间,凡对书里的事物进行评论,赞扬和贬抑观点鲜明。它也有适当的“噱头”、“包袱儿”。“肉里噱”来自生活,与故事内容紧紧结合,听后有回味。“外插花”是活跃气氛的插科打诨,行内称“佐料包袱儿”,不可缺少。根据叙述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特征的需要,艺人表演时常常仿学,有时也用鸡鸣、犬吠、马嘶声、军号声、枪炮声、火车声、飞机声等口技。而且说唱自由空间很大,最注重趣味性、故事性和表演性,可随时随地开场。

在很长的时间段里由社会地位极低的盲人垄断性传授并表演,所唱的内容又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因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从未载入官方史志文献中。三弦书又称铰子书、腿板书,是形成于南阳的一种较为古老的说唱艺术,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初为一人一台戏,怀抱三弦,腿束节子(脚板)自弹自唱。在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逐渐演变为演唱者手击铰子或八角鼓既唱又表,另有三弦和坠胡专门伴奏并在演唱中帮腔、插话而成为二三人一台戏。临县三弦书的表演形式一直沿用并传承的是南阳古三弦书说唱形式。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wlyx058

个人微博: http://weibo.com/u/3091021203

能力秀:http://wm23.cn/111458

梧桐子互送:http://www.wutongzi.com/uc/22625635.html

白娟(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