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旦三丹是个僧人,黝黑的皮肤,魁梧的身材,无不透着出家人的精干。 土旦三丹1978年出生在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故乡循化县文都乡,9岁时不慎摔倒导致腿部残疾,1999年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学习。2012年,被任命为循化县残联名誉主席。
2009年的某一天,土旦三丹在一次外出念经时,发现有一个残疾人因病长年卧床不起,生活条件十分困难。穿的藏袍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被子。“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有残疾的缘故,我非常能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境,总是忍不住想去帮助他们。”土旦三丹告诉记者。回去后他立即联系自己的朋友给这位残疾人捐助了衣服、被子等生活必需品。从此,他的目光时时被那些身有残疾的人所吸引,尽自己所能帮助生活穷困的残疾人。
土旦三丹不仅帮助残疾人,他还时常帮助村里的高龄老人们。看到村里的老人们还穿着露着脚趾的鞋,穿着单衣过冬,他心里很难过,总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2011年10月26日,他给岗察乡苏化村、岗察村、卡索村的几十位高龄老人发放了总价值8960元的鞋子、袜子等物品。
土旦三丹还特别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江甲小学条件很简陋,从乡上到村子大概有10公里的距离。看到很多学生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上学,看到很多学生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土旦三丹自己出资给学生们买了鸭绒服、裤子、鞋等御寒用品,还向特别困难的36名学生发放了书包、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我非常希望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如果孩子们无法入学接受教育,这个希望也就无法实现。”土旦三丹如是说。
这些年,土旦三丹帮助过的人无法统计。为了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他几乎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仅在2013年,他向社会捐助的物品价值高达39万多元。他的善举,赢得了当地村民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土旦三丹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出家人,首要任务就是清修、苦学。第二个任务就是为民、济世。看到孩子们因家庭贫困而失去上学的机会,心里总是很难过,总想着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重返校园。每次把一笔笔善款和物资亲手交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手里时,他心里感到由衷地欣慰。
这些年,萨毛寺还开设了一个特殊课堂。10名学生都是寺里的僧人,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不过8岁,大家挤在一间不足15平米的小房间里学习汉文、藏文、英文和计算机。看到“万德”们的食堂已成为了危房,寺院的各个巷道需要安装几盏路灯,还需要修建3间厕所,土旦三丹忧心如焚,希望能早日改善寺里的条件。于是,他又踏上了四处奔波劝募的路……
土旦三丹,这位普通僧人的济世情怀,感动着他所救济的人,也温暖着山区每一个人的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