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胡麻

家乡区县: 山西省神池县

(1)神池县胡麻始种于东汉年间,清道光年间,兵部尚书祁隽澡《马首农言》中“油出神池、利民等处,每斤钱一百上下,溅至七十以上”。
(2)清光绪《神池县志》载:“胡麻,子肥大,其色紫黑,榨油最多、甚佳。
(3)《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载:“民国二十四年(1953年),全县有46家油坊,榨油工人316人。资本3972万元,年加工胡麻118.1万公斤,产油35.5万公斤,产值9.12万元。”
(4)《神池县志》载:神池县胡麻种植,1977年13.5万亩,产量339.8万公斤;1978年20.76万亩,产量359.83万公斤;1979年18.7万亩,产量516.63万公斤;1980年22.42万亩,产量1047.95万公斤;1981年24.94万亩,产量613.65万公斤;1982年20.75万亩,产量918.94万公斤;1983年19.07万亩,产量660.54万公斤;1984年15.03万亩,产量1106.4万公斤;1985年32.19万亩,产量1221.46万公斤。以上数据说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神池县胡麻面积逐年上升,稳定面积在15—25万亩之间,最高达到32万亩,而且农艺措施在进步,单产水平在提高。
(5)《山西日报》第11384号载《扬长避短种胡麻收入增加贡献大》:素称“胡麻之乡”的神池县,今年在遭受严重春冻、伏旱、冰雹的情况下,胡麻又夺得大丰收。全县总产胡麻1800万斤,比历史最高水平的去年增长85%;人均生产油料235斤,比去年增加108斤;售给国家油品4018500斤,比去年增加2016400斤;人均向国家售油52.4斤,比去年增加26.3斤;社员留油1157800斤,比去年增加512200斤;人均食油15.1斤,比去年增加6.7斤;胡麻收入8857100元,人均115.6元,比去年增加59.6元。
(6)《中国农民报》1980年6月8日头版头条载《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山西省神池县因地制宜大种胡麻增产增收和山东省嘉祥县新四大队种红麻一年翻身的报道,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果我国每年县、每个社队都能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择优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因神池胡麻特殊的产地环境,形成了特定的胡麻籽品质,尽而加工成的神池胡麻油被国内外营养保健专家誉为“高山上的‘深海鱼油’”;当地人有“吃一个油花花,激灵三天”、 “天天吃胡油,赛如活神仙” 、“装满油罐罐,不愁钱串串”等神池民谣源远流长、广泛流传。在当地,逢年过节,访亲拜友,对外交流,神池胡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品,它的使用价值已经超出了食用有本身,还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

电子商务郭智婷(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