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包括东江、西江和北江等支流,汇合至广州河段,景色十分秀丽。几十艘豪华游船分别从大沙头码头和天字码头起航,沿途经过海印桥、广州大桥、海心沙、广州塔、猎德大桥返程。全程70分钟左右。珠江[1] 全长2129千米,是我国第四大河,其名来自“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流经广州城下时,江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海珠石”。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珠江的名称还有另一个说法。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王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来欣赏。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因此得名。珠江河上11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洛溪大桥、珠江大桥、广州大桥,还有新建的解放大桥、江湾桥、华南大桥、鹤洞大桥,和猎德大桥,以及珠江过江隧道,把珠江南北两岸和芳村区连成一片;两岸星级宾馆、商厦林立:白天鹅宾馆、华厦大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广信江湾大酒直耸云天;夜晚,两岸灯火璀璨,明月高悬,“珠江夜游”游轮载着满船游客自西向东,轻泛珠江水,共奏欢乐曲。东、西、北三江各在入海处冲积成一个小型三角洲,连缀而成珠江三角洲,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各小三角洲的前缘仍以每年约100公尺左右的速度向海中发展。三角洲上河网密布,大小河道百馀条,互相沟通,交织成网,最後分别经由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个口门流入南海。珠江水资源丰富,仅次於长江,航运也很发达。广州黄埔港以下可通万吨海轮,千吨轮船溯西江可到梧州,小轮船可上达柳州、南宁。可通行轮船、驳船的航道近5,000公里,航运价值仅次於长江而居全国第二位。桂江上源漓江,通过灵渠可通长江流域的湘江。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粮食、蔗糖、桑蚕和淡水鱼重要产地之一。[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