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

家乡区县: 佛山市南海区

禅城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邻近广州市、深圳市等珠江三角州多个著名城市。禅城原名佛山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成药之乡、广府民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密集地保存着8个历史文化街区。禅城是佛山市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中心驻地。禅城大力推进“优二进三”战略,全区工业已形成陶瓷、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电气器材、电工器材制造、电子、激光音像制品、塑料制品、纸制品和印刷、纺织、服装制造、金属制造等十大支柱行业。

禅城区位于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中心城区,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为佛山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中心,面积154.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人。下辖一个镇和三个街道办事处[1]。

佛山禅城,早在唐宋年间,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至北宋时期,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明清时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被列为全国“四大聚”(北京、佛山、苏州、汉口)之一。禅城区

禅城区是粤剧的发源地,拥有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名胜古迹“祖庙”、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梁园”和凝聚中华武术精髓的“黄飞鸿博物馆”。

禅城,是著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南风古灶五百年薪火不绝,900多年历史的祖庙享有“ 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的美誉,梁园、仁寿寺等古迹让人流连忘返。还有享誉海内外的精致生动的剪纸、巧夺天工的秋色、精巧绝伦的石湾陶塑等。禅城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建设,良好的城市管理,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和谐的人居环境,使佛山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示范区”和联合国“人类住区优秀范例城市”等多项殊荣。

科技事业发展

禅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12个,市级研发中心2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4禅城区夜景家。南庄镇和张槎、澜石、石湾街道为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禅城区拥有“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童装设计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精密制造产业基地”,是广东省首批知识产权区域示范试点。区内有10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了130多项技术研发合作。信息化工程及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普及。“禅城政府网站”、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开通运行,政府工作电子化、网络化加速推进,初步实现区、镇(街道)、村委会(居委会)三级互联互通。张槎和石湾已成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示范点。

创建教育强区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3所,幼儿园126所,文化技术培训机构87 所,等级学校率达87%,其中省一级学校(幼儿园)数量处全省领先水平。普及高中教育,全区高中毛入学率达90%。建成主干为1000M 的城域网,10M宽带光纤接入学校,全区中小学基本完成“ 校校通 ”基础工程。南庄、石湾、张槎、澜石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05年6月,禅城区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督导组的验收,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社区文化体育

禅城区抓住佛山建设产业强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历史新机遇,全面发掘广博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陶瓷、粤剧、武术、龙狮、秋色等文化底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培育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禅城文化品牌。禅城区社区文化活跃,拥有较为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区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禅城区文化中心、禅城区图书馆、禅城区文化馆等,南庄镇和祖庙、升平、澜石、张槎等街道也先后建成了综合性文化站。区内有文化活动中心(室)200多个、文化广场40多个、建成1个省一级文化馆、5个省特级文化站、2个省一级文化站。禅城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2004年元宵节成功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台狮王争霸赛。保龄球运动水平较高,一批优秀选手入选国家保龄球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

医疗卫生事业

禅城区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机制。区内医疗资源充足,服务网点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较高,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包括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禅城区中心医院等6家大型医院和8家镇级医院。城乡卫生面貌有很大改善,医疗卫生市场清理整顿成效显著,卫生整体水平逐步提高,全区有23个村被授予“省卫生村”称号,南庄镇被评为“省卫生镇”。禅城辖区作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自1992年被全国爱卫会评为第一批“国家卫生城市”以来,一直保持这一荣誉称号。

社会治安

禅城区坚持“打防结合”方针,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和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警务力量和基础管理,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组建禅城区治安联防队,统一整合管理全区的治安队伍,提高治安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安全文明小区建设成绩显著,发案率低,破案率高。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目前,辖区内治安秩序良好,市民安居乐业。

人居环境

禅城区商业繁荣,物流发达,居住环境优越。辖区内有祖庙商业街、百花广场、东方广场、东建世纪广场、流行前线等著名商业网点,文化、体育设施和娱乐场所星罗棋布。惠景城、玫瑰园、环湖花园、湖景湾、丽日豪庭、汇银城市花园等是近年来开发建设的中高档住宅社区。其中,丽日豪庭2002年荣获国家建设部“全国人居经典环境金奖”,汇银城市花园是“佛山首个国家AA级标准社区”,玫瑰园·山水居荣获“广东省绿色住区”称号。禅城区拥有佛山宾馆、瑞士恒安五星级酒店和金城大酒店、佳宁娜酒店等四星级酒店,可为海内外宾客提供优质服务。

经济概况

产业结构

目前,禅城区已形成了陶瓷、纺织、不锈钢、童服、铝型材、机械制造、电工器材、电子、激光音像制品、制药、新材料、造纸、塑料和食品等支柱行业,拥有建陶、照相机、显像管、照明材料、制冷、针织品、不锈钢、铝型材、摩托车、电缆、激光储存盘、冷柜、人造革、中成药等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

禅城区致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启动了“佛山陶瓷”、“佛山童装”品牌化工程,创建“名牌大区”。辖区内拥有一批著名企业和产品品牌,如佛山照明、海天味业、兴发铝材、东鹏、鹰牌、新中源、蒙娜丽莎、金舵陶瓷、兴发铝材、星星冷柜、中宝光缆、佛斯弟摩托车等。目前,禅城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免检产品”4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3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8 件,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企业2家。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推动禅城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4年,全区有民营工商企业26800多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37家,民营工业总产值281.5亿元,增长30.8% ,民营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0% ,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东鹏、兴发、新明珠等3家企业获得“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

禅城区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外经济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 目前与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瑞典、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贸联系。

禅城区正全力推进以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建设,以高标准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名牌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对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在企业税收、土地价格等方面出台多项投资优惠政策。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三个中心”(招商引资促进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投诉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诚信、廉洁的服务。2004年,全区签约内外资项目110多个,投资额120多亿元,投资项目涵盖光机电一体化、精密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有色金属加工、家用电器等领域。“优达佳”、“丰富”、“沃尔玛”、“普立华”、“沈阳远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纷纷投资禅城。

经济数据

2004年,禅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8.63亿元,增长17.3%;工业总产值695.61亿元,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48亿元,增长16.6% ;出口总值30.85亿美元,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3.67亿美元,增长18.3%;完成税收总额60.54亿元,增长9.7%;全区一般预算收入8.82亿元,增长15.5%。

2010年,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全区生产总值10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与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9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562.17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479.97亿元,增长14.6%。与“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相比较,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工业总产值、万元GDP能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都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随着工业生产的回升,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0.1:53.6:46.3变为0.1:53.9:46.0,但第三产业比重与2008年相比,仍上升2.9个百分点。

行政区划

2006年,佛山市政府《关于同意禅城区调整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澜石、城南街道,将其并入石湾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禅城区海滨路8号;撤销环市、普君、升平街道,将其并入祖庙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禅城区朝安北路23号;保留张槎街道,同时将原石湾镇街道沿季华路以北部分辖区并入张槎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禅城区建槎路1号。行政区划调整后,禅城区辖3个街道(祖庙、石湾、张槎)、1个镇(南庄)。

据相关报道,禅城区原街道普遍规模不大,最大的张槎街道也不过23平方公里,最小的城南街道只有4.2平方公里,而且街道之间的界限交叉错叠,部分镇街存在的“插花地”、“飞地”等现象。这次区划调整,以城市中轴线为界,将8个街道整合成3个街道,最大的祖庙街道达到31.6平方公里,最小的石湾街道也有21.1平方公里。

罗永权(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