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盟第一经济产业

家乡区县: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第一产业

2009年初以来,全市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三农”工作,以特色、高效设施农牧业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实现了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了916.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9亿斤,同比增长14%。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达1.07万亩。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草牧场流转面积分别达到77万亩和832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915万头(只),牲畜出栏率达95%,同比提高了7.4个百分点。农牧民来自养殖业的现金收入达2100元,同比增长了20%。村镇、农田、通道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造林绿化152万亩。全面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农牧民人均受益371元,较2008年增加了55元。

中低产田改造、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新增沼气入户2.8万户,新解决了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通乡通村油路1200公里,有效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8]

2003年,凭借“河套平原”这一天下闻名的品牌,巴彦淖尔先后引进了蒙牛、伊利、小肥羊等畜产品加工企业、中粮屯河、新疆中基、山东鲁花、安徽真心、浙江娃哈哈、重庆飞亚等国内知名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国外知名企业集团意大利大罗素公司、西班牙安哥拉斯公司、印尼APP纸业等,由此构筑起巴彦淖尔乳、肉、绒、粮油、蔬菜瓜果、饲草料、炒货、酿酒、林苇、药材等10大农畜产品深加工系列。

2006年,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10.4亿元,全市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2户,超5亿元的2户。2007年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51.6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优质农畜产品年出口总额近3亿美元,居自治区第一位。以绿色、特色为标志的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巴彦淖尔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

郭雯(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