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蛤岭村

家乡区县: 广东省吴川市

吴川市吴阳镇蛤岭村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该村东濒南海,西临鉴江。全村总面积约700亩,现有农户218户,人口约1300人。清初化州市杨梅殿西堂人陈元宾入吴川经商谋生,路经此地,因这里水域源长,荷塘环绕,且有一岭形似蛤。遂定属于此,蛤岭村从此得名。

从2000年至今,蛤岭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现家家户户都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而外出务工经商的企业家富而思源,不忘故乡。陈华兄弟带头捐资5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环村大道、十里荷塘、文化中心、小公园、商业街、自来水、大门楼、文化长廊、公厕、集体猪舍、地下排污等项目。现在陈华兄弟又捐资对蛤岭村进行全面的整改。近年来,该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文明示范村等等。今年四月还被评为首批“湛江最美的村庄”之一。

城市的居民在节假日的时候告别繁华喧闹的都市,乘车走进清净文明、荷香扑鼻、鸟语花香的蛤岭农家村时,会让人感觉到这里很文明、小康、和谐,一派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色。村道两旁放眼是密密匝匝的荷花的十里荷塘,凉亭连廊上陆陆续续有人穿梭。十里荷塘,环村公园,以及周边丽景美不胜收。十里荷塘的功能不止是让人赏心夺目,在当时其曾经也起了相当重要等等作用。相传抗战时期,日寇曾到该村掳掠过,村民们(尤其妇女)以得天独厚的荷塘作掩护,藏于荷叶下,躲过了一场劫难。解放战争时期,本村青年积极投身革命运动,成立了睇垌队地下交通联络站等革命组织。为地下党组织提供信息和掩护了一批地下党员,给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1988年,吴川市人民政府命名该村为革命老区村庄。

乘车在环村道经过时,你是否注意到时常会出现绿色的身影,那些忙碌的身影是我们蛤岭文化中心的清洁部及绿化部的员工。蛤岭村刚向广东省旅游局申请成立了一个名为“蛤岭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旅游公司。蛤岭文化中心是按照公司的工作流程操作,主要负责蛤岭村村容村貌的整理,及新农村展览馆的人员接待的工作。我们分为多个部门,有办公室、清洁部、绿化部等等。作为旅游公司我们工作的目标是把蛤岭村推出去,打造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蛤岭村现在的旅游推广项目包括新农村展览馆、生态园、蛤岭宾馆、环村公园、十里荷塘、蛤岭祖庙等等。前一段日子里,在蛤岭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新农村展览馆试行开放,多次的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组团参观、视察。生态园的工程将要竣工完成,生态园种植了200多种的植物,在这可以品赏新鲜美味的水果,倾听大自然生态的优美与和谐!夜幕降临,你可以在蛤岭宾馆让清风伴随,聆听田野百虫的鸣笛,悠哉游哉地度过一宿。

蛤岭人民欢迎广大的游客来参观旅游!亲身体验感受一下新农村发展的全新面貌!

蛤岭新农村展览馆的简介

蛤岭新农村展览馆的建成是响应胡主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展览馆由民营企业家陈华先生资助,从2007年8月开始筹办,得到省市有关专家大力协助,现已竣工。吴川市已把展览馆定为吴川市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教育基地。示范基地是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整体布局,把蛤岭村打造成集现代文明、农业生态、文化艺术、科普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景区,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

展览馆共有四层,面积1600多平方米,占地50多亩。由“蛤岭之窗”“湛江之窗”“世界之窗”“世界之窗”等四大版块组成。展览馆精选近千张各类极具代表性的照片,制作大型立体雕塑场景,配上灯光效应,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制作精巧,规模宏大。自然村举办如此大型高档的展览馆在湛江尚属首次,展示了吴川市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

一楼序厅介绍的主要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吴川、新蛤岭。序厅右侧的这组图片介绍的是蛤岭村以陈华先生为代表的企业家们的涉外活动和各级领导来吴川、蛤岭考察参观的情景。吴川素有“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塑料之乡”、“中国羽绒之乡”、“南派粤剧之乡”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而吴川的地形图也印证了吴川发展的欣欣向荣。映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逼真的十里飘香的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就在眼前,荷花正旺,争先吐艳,碧绿的荷叶与或红或白的荷花掩映成趣,凉亭曲廊上游人不断的拿起手中的相机拍摄。还详细的介绍了吴川新农村发展的三个历程。

二楼昔日蛤岭、今日蛤岭及蛤岭人杰

昔日蛤岭摆设着惟妙惟肖的人物塑像,有一番小渔村风味的茅草房,有坐在榕树下织渔网的乡村妇女以及在海边玩耍的小朋友等等。还展示了解放前中国人民生活所用的购物票。 “昔日蛤岭”、“今日蛤岭”展厅,以逼真的场景,清晰的图片,通过蛤岭村今昔对比,反映了蛤岭村从一穷二白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缩影,蛤岭村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

三楼是“中国之窗”、“湛江之窗”

“中国之窗”汇集了新中国的所有新农村的图片,还用文字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种发展模式:工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种植养殖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生态文明带动型、回归工程带动型等等。这十种模式完全的体现了新中国新农村发展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而发展的形式也诸多种类。正由于新中国的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湛江之窗”主要介绍的是湛江的新农村发展的情况。从湛江新农村的模型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湛江的全貌,有刚开始投入使用的“湛江海湾大桥”、显示不同灯光的铁道、国道、高速公路等等。还展示了40多条文明村,包括了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新农村。

四楼是“广东之窗”、“世界之窗”

“广东之窗”介绍的是广东范围内的新农村,其中吴川市的三条新农村“中垌黄村”、“芝蔼村”、还有吴川的第一条新农村“黄坡林屋村”。每一幅图片都是摆设在画架上的,还有一簇簇的绿叶衬托着,烘托出图片效果的逼真,实在令人屡看不厌。

“世界之窗”首先让你看到的是地板上的世界地图,这世界地图分为五大洲,每个洲都摆设着精彩的图册供予游客的翻阅。这里荟萃了世界各地的新农村,比如欧洲的法国,东亚日本的富士山,花城澳大利亚等等。生态园与展览馆的配合恰好放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的前途是无限的。

 

十里荷塘

当你走进蛤岭村,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村前的十里荷塘、九曲桥、荷心亭及岸边的依依垂柳,让人赏心夺目。十里荷塘位于蛤岭村的村口,总的面积222242.9平方米。

每年六、七月份的时候是荷花盛放的好时期。站在远处一看,荷叶翠绿欲滴,就像许多碧绿的大圆盘浮在水中,挨挨挤挤的,衬托着许多美丽的荷花。(荷花五颜六色的,真美啊!)以前我看到初春的荷花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一片凄凉的景象。现在的荷花大部分都开放了,远远望去(颜色非常鲜艳),红的似火,白的如雪。这一片十里荷塘,从古到今它的作用从不退减,在抗战的时期,日寇曾到蛤岭村掳掠过,村民们(尤其妇女)以得天独厚的荷塘作掩护,藏于荷叶下,躲过了一场劫难。而在今天,它是蛤岭村的一个亮点:“十里荷塘十里飘香” 。十里荷塘的另一作用,其能调节气温的变化,起到降温的功能。

有的已经开放的荷花,七、八片花瓣都打开了,此时颜色特别深,露出了黄澄澄的花蕊,里面还有很多黑色的小点点。它们挺直腰板立在湖中,还有好几张碧绿的大荷叶在它周围衬托它的美丽。一阵风吹来,它们就向观赏者扭扭腰,点点头,似乎在问:“我漂亮吗?”

我们可以从更近的镜头去观察荷花的绽放。你看横卧在十里荷塘的两条九曲桥,只要你站在桥上你就会闻到扑鼻而来的荷花香。走近荷塘,那些荷花有深红色的、有浓紫色的、粉红色的,一朵比一朵漂亮……这些五颜六色的荷花中,有的花蕾还是没有完全开放,花苞是淡红色的,中部是浅红色,最下面是白色的。它们紧紧地相互抱在一块儿,身上披着一件“绿色外衣”,并害羞地把半个身子藏到了水底下,旁边还有一大张荷叶半掩着,那样子真像个羞涩的小孩子。这些荷花是那么的让人喜爱,而停留在河岸上的游客以及业余摄影者都掏出相机把这美丽的瞬间拍下来。走在路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沿柳岸的有许多的莲子壳。这些莲子壳都是小孩摘下的莲蓬的果实。其实荷花也有其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莲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农历的十二月是藕的收获季节,看着丰收的莲藕我们能看到了蛤岭的新农村的新变化新面貌。十里荷塘的魅力无穷。

蔬菜捞(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