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计划时期
1991~1995年“八五”计划时期。1991年起,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0.12亿元(按90年价计16.60亿元),比1991年增长188.67%;工农业总产值29.12亿元(90年价,下同),比1991年增长172.15%;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57.77︰21.81︰20.42转变为38.37︰35.30︰26.33;外贸出口总额306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009万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7.29倍和50.61倍。
农业方面,“三高”农业逐步向基地化、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建立起竹子、水果、茶叶、药材、松脂、蔬菜、禽畜水产等十大农业基地,“三高”农林业面积达133.50万亩,1995年,农业总产值7.01亿元,比1991年增长35.85%。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5.87亿元,比1990年增长4.83倍。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葡萄糖、机制纸、水泥、油墨、陶瓷等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起具有广宁特色的工业基础。采取股份制、注资经营、抵押承包、租赁、产权转让等各种形式,推进国企和镇级企业改革,1995年底,全县20家国有企业有12家实施转制,全县248家镇级企业有102家实施转制。1995年工业总产值22.12亿元,比1991年增长297.84%。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县587间国合商业门店,有528间实施以风险抵押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25亿元,比1990年增长162.84%。
“八五”时期,广宁县以高投入、高起点大力发展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70亿元建成四连线县城至四会交界路段二级水泥公路;投资450万元新建和改造地方公路180公里,实现全县范围内区区通公路;投入1.30亿元,开通国内、国际程控电话,发展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业务,实现区区通电话;投资3.50亿元先后建成花山水电站、古水河梯级电站及其他河流水电站共14座。[8]
“九五”计划时期
1996~2000年“九五”计划时期。这时期头两年经济保持健康稳步增长,后三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市场持续疲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连续三年处于经济发展低迷徘徊状态。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0.69亿元,比1995年增长52.69%;工农业总产值45.98亿元,比1995年增长57.90%;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从1995年的30.37︰35.30︰26.33转变为35.94︰35.71︰28.35;外贸出口总额155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300万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0.49倍和0.09倍。
以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初步形成“三带”、“两廊”(特优稀蔬菜发展带、蚕桑发展带、中药材发展带、水果发展走廊、竹子发展走廊)的农业发展格局。2000年,全县新发展种植业、渔业、畜牧业等“三高”农业4.50万亩。农业总产值9.71亿元,比1995年增长38.52%。
1997年,省“八五”计划重点项目广宁纸浆厂建成投产,为广宁发展造纸工业奠定坚实基础。“九五”时期工业改革以国有企业为重点、产权改革为核心,实施抓大放小和各项配套改革同步推进,深化企业改革。至2000年底止,实行产权改革的国有企业有73家,占全县国企的70%。广宁纸浆厂、广宁制药厂、牛岐电站等企业成功转让;县陶瓷一、二、三厂等17家企业依法破产;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全县有338家国有及部门工业企业分别实施各种不同形式改革。2000年,工业总产值36.27亿元,比1995年增长63.97%。
“九五”期间,国有商业和集体商业全方位实施以产权改革为核心、转换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全县52家国有和供销商业实施产权改革。扶持发展个体商业,2000年底,全县有个体商业户9000户。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80亿元,比1995年增长91.51%。
“九五”期间,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累计投资1.35亿元,完善省道四连线广宁路段二级水泥路建设59.50公里,完成县城通乡镇公路改造92公里,新建和改造村级公路190公里;投资1100万元建成石涧绥江大桥。电信事业日益发展,2000年底,全县电话用户3.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0万户,无线寻呼用户1.56万户,分别是1995年的2.34倍、14.12倍、1.55倍。
1979~2000年,广宁县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和质量逐步提高。然而也存在经济总量增长不快,质量不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偏低;国企负债率高,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农村产业化调整实质性突破不明显等问题。[9]
21世纪
广宁县形成制浆、造纸、竹木加工、油墨、医药、服装、建材、水电、生物、化工等支柱产业。2007年全县GDP总值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政府规划,2010年全县GDP总量达到60多亿元,人均GDP9500元,2012年全县GDP总值更是达到100多亿;凭借珠三角的地理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商业环境投资潜力巨大。2006年末,金融系统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1.59亿元,比年初增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13亿元,比年初增加3.4亿元。2008年上半年,广宁消费品市场和旅游稳中趋旺。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节日的集中消费推动下,广宁消费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趋势。同时,食品、副食品上涨,推动食品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到6月底止,预计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亿元,增长19.1%,增幅比2007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旅客23.4万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长35%,各酒店生意火爆,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00万元,比2007年增长42%,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