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酱·鱼露·蟛蜞汁

家乡区县: 广东省吴川市

湛江海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5月14日,湛江又喜挂全国唯一的“中国海洋美食之都”牌匾。这主要是由于湛江海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名贵,且量质优良,食法、制作多样,简单而不繁琐。如有现杀现吃的生吃类,有现烹现煮的熟食类,有蒸焗海鲜干品,有腌制海产品,还有一种非常奇特和传统的风味食法——用海鲜中的魚、虾、蟹(蟛蜞)制成的虾酱、鱼露、蟛蜞汁。

在古代和解放初期的湛江,虾酱、鱼露、蟛蜞汁的食法十分流行,而且是草根阶层的主要佳菜。它与名贵的大鱼、大虾、膏蟹、鲍参翅、螺贝类等的食法截然相反,它不追求新鲜、生猛和即食,而是可以长时间存放,愈陈味道愈醇。当然,这种传统奇特的海鲜食法与湛江过去的贫穷环境和炎热的气候及传统文化分不开。它的制作十分简约:虾酱是将捕捞的幼虾(虾蒙),洗净晒干后放入砵、缸(罐)中,按比例配以海盐、清水、姜丝等去腥、防异菌、袪邪味的配料后,将其封密放置在阴凉处,让其自然发酵变腐到10至20天左右,呈浅灰色即可食用,并像美酒一样存放时间越长味越可口。

蟛蜞汁的制作与虾酱的制作基本相同,在海边滩涂或礁石缝中抓回的外形像螃蟹的蟛蜞(蟛蜞外壳较硬),为了腌制出味,洗净晾干后将其捣碎再进行腌制发酵。

而鱼露的制作则是一举两得:湛江人吃海鲜有鲜活吃法,也有很多的腌制吃法。用各种各样的海鱼经海水、海盐进行腌制,大规模的腌制用大池进行,小规模的、家庭式的腌制则用罐、缸、砵就行了。将捕捞的海鱼净身后放入池或罐中,根据不同的口味需求,放下适量的盐即可。腌制时间也因人口味需求而定。晒干的鱼便是咸鱼干品;湿腌时间较长的即是“梅香咸鱼”或“三浸咸鱼”。在咸鱼的整个制作过程中,从那些腌制鱼身上浸流出的液汁便是鱼露。这类由生猛海鲜制成的酱汁,味道独特、海味十足、营养丰富、物美价廉,而且具有消滞去腻、清热解毒之功能。过去的湛江市区、农村副食品店都有出售。在大街小巷常常可以见到担着大罐小砵酱汁露的小贩沿途吆喝叫卖。鱼露的食法也十分简便多样,无论是吃饭、喝粥、嚼番薯时,舀上一汤匙当菜,鱼虾蟹味俱全,咸香独特,十分可口。用它来做佐料更是风味独特、妙不可言。如以虾酱、蟛蜞汁沾白灼猪肉、腩肉或炒豆角;以鱼露拌生蒜、生葱、酸菜等,“吃过翻寻味”,是普罗大众喜食乐制之海产品。

传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未,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湛江后又进军海南,沿途中有百姓取出家中酿制的虾酱、鱼露和蟛蜞汁送给亲人品品尝,解放军吃了都说好,并称赞它像北方的大酱(面豉酱)、臭豆腐一样美味好吃,但一听说制作过程却十分吃惊甚至反胃。真可谓“嗅起来臭,吃起来香”、“榴莲虽臭,吃起很香”。

如今这些历史悠久、奇特美味的虾酱、鱼露、蟛蜞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与多样化,渐渐淡出百姓饭桌。但在一些大的酒店餐厅和沿海一带的渔民家中,依然保留着这类传统美食和吃法。如果说湛江的大鱼大虾蟹和鲍参翅是海鲜中的“阳春白雪”,那么这些虾酱、鱼露、蟛蜞汁则是湛江海鲜中的“下里巴人”。它的风味依然被很多人接受和传承。

蔬菜捞(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