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的利与弊

家乡区县: 天津市北辰区

      11月21日晚间,央行的降息新政,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央行此举是在适宜的时间节点做出的合宜的政策选择吗?近日绝大多数媒体对降息新政乐观预期的声音不绝于耳,真的如此吗?

  利好实体经济存争议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0个基点的下调幅度不算小,会对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定价基础的小微、三农以及房地产企业产生一定效果。虽然央行已经不对贷款利率设置上限,但是由于“锚”这个规定机制的存在,商业银行在贷款时会根据央行的动作而做出相应调整。

      “很难说。”这是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问及降息效果时的回答。在她看来,此次降息是意料之外的。“此次降息时间点不见得特别好。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息对市场信心的影响会特别大。”她表示,“整体上看,经济基本面不乐观的现象越来越多,对经济调整和政策落实非常不利。”

      利率的调整不仅与国内的经济环境紧密联系,而且要关照到境外资本的流动情况。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后,升息的预期大增。在此情况下,中国的降息政策选择会对汇率产生什么影响呢?

      谭雅玲告诉本报记者,经济状况不好,导致降息出现。市场对汇率信心下降,人民币贬值的惯性进一步得到刺激。在谭雅玲看来,降息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应该会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国的出口外贸行业带来正向影响。但是,现在全社会的注意力都放在金融领域,因此,按照现实的角度,货币贬值会导致市场信心不足,反而给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整个经济萎靡的严重性会进一步加重。

  股市债市仍需实力支撑

     有媒体报道称,降息政策出台会利好股市和债市。

     谭雅玲则认为,经济的兴衰,是影响大盘涨跌的关键。“到年底,中国股市应该更不乐观。”

在她看来,利率下调将对债市产生一定压力和挑战。加之目前即期和长期利率市场存在脱节,从而利率的不确定性因素会进一步加大,债市的状况也不是特别清晰。

     对于此次降息,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相当于房贷利率打9.4折。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引导房地产行业向基础民生领域进行资源配置,以期望将其带回经济产业中的“合理的位置”上。不得不说,此次降息又是一个从需求端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利好。那么,是否如上推测,会对房地产行业的股票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呢?

     “可能会出现个股的良好表现,但并非整个产业,这具体要看某个公司的竞争力。况且,房地产不是核心产业,它的过度和偏激发展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谭雅玲如此回答记者。

 利率配套调整效果有争议

     此次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的同时,把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从1.1倍调整至1.2倍。央行称,此举意在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那么,这是合宜的政策搭配吗?

     就此问题,谭雅玲告诉本报记者,“央行要调结构。调的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一个配套工程的问题。”

     有业内专家称,存款上限的提高,在为最终解除存款利率限制奠定基础,也是避免吸储困难。

    谭雅玲认为,“存款利率下调,浮动区间往上走,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不变,这个影响不大。而且本身大家不愿意存款已经是个现实了。”

     如果银行实行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政策,那么存款利率在新政前后是保持在3.3%的存款利率水平而没有变化的。

     郭田勇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他的不同观点。在他看来,由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结构不同,商业银行对此次调整的反应有所不同。但是,非对称降息,使得银行总体息差收窄,这将对商业银行存在财务上产生不利影响。不过,郭田勇也承认,“这次利率调整是个好事。”,“银行的利润分配给实体经济一些,这是一种利益上的调整,是很正常的。”

     他认为,并不是所有银行都会选择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存款利率肯定会下降。

      有媒体报道,多数银行都没有执行存款基准利率,部分银行“一浮到顶”。一年期存款利率在3%至3.3%之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均为3%,约为基准利率的1.09倍;兴业、民生、浦发、广发等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

      甚至有银行将存款业务全部执行央行基准利率上浮20%最高标准。

夏瑾(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