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特别是湛江、茂名地区民间历来都有做年例的习俗。一条村庄一般每年只有一次年例,时间多在春秋两季和冬至前后。一般都是按农历定年例的,吴川唯独博铺街道全部6个社区统一定新历年1月1日元旦为年例。
自古以来,博铺有6个村庄(现为6个社区),10多个姓氏,传统上每村每姓都有自己的年例期。做年例都有游神祭祖、大摆酒席、宴请亲朋的习惯,过去博铺各村各姓在各自的年例期里都游神祭祖、请客吃饭、热热闹闹。由于村多姓多,年例也多,逢例必祭,逢例必请,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交叉繁杂,礼节繁复,令人疲惫不堪,因而博铺人渐了生统一时间做年例,以免年例多、礼节繁、难应筹的想法。
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某年元旦,砖瓦之乡博铺在欧花相故居花相楼举办博铺阶级斗争史泥塑展览,吸引了市、县各地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和群众前来参观,一时间博铺热闹非凡。以前交通不便,饭店少,因而对前来参观的来自机关单位的公家要搞接待,普通群众则投奔亲友,因而不少家庭加菜请客,使得这个元旦热热闹闹像过节一样。由于感受到元旦当日同日而庆的热闹与欢乐,加上当时倡导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和厌倦了各村各姓逢例必请、交叉繁杂的旧俗,博铺人于是有了各村各姓统一以新历年1月1日元旦作为年例的约定,从翌年起,全博铺都在元旦设宴请客,热热闹闹过起了新历年例,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乐此不疲。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博铺年例的规模、档次已今非昔比。改革开放以来,敢创敢干的博铺人摒去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塑料鞋产业,家家户户都参与鞋业生产,使博铺成为远近闻名的“南国鞋城”,也为吴川成为“中国塑料鞋之乡”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博铺鞋厂林立,洋房连片,车水马龙,百业兴旺。富裕起来的博铺人每年元旦都大做年例,泛请亲朋,少的开一、两台,多的开几十台,还搭起彩蓬设宴在大街旁,山珍海味、洋酒、饮料样样有,和婚庆筵席没有两样。元旦之日、年例之时全博铺都人头涌涌、到处塞车,各家各户都泊满小汽车和摩托车、坐满客人,他们把酒言欢,觥筹交错,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场面。博铺人做新历年例已没有游神祭祖等传统的做法和意蕴,只是单纯为了宴请亲朋好友和攀亲聚旧、共叙天伦、互通信息、互利共赢。当然,现在博铺个别村庄和姓氏在各自的旧年例期里还搞祭祖等一些传统的活动,但都没有请客吃饭,大摆宴席,只有元旦大家才呼亲唤友、共同欢宴,这是博铺各村各姓统一以新历元旦来做年例的独特之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