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仙话:九仙古观话前缘

家乡区县: 湖南省邵阳县

九仙观的前身是梁代的九仙宫。据清代李元度《南岳志》载:“九仙观,在紫盖峰东,即古九仙宫。梁天监中建。观后为张三丰修炼处。顺治中,道士李常庚重修。光绪元年(1875)又重修。”九仙宫是南岳九仙中的王灵舆、邓郁之两人礼斗朝真的所在。王灵舆先在南岳中宫修炼,后来到这里小驻。邓郁之则为刘宋的苍梧王炼丹,丹成后隐居九仙宫,梁天监十八年(519)十二月三十日逝世于此。九仙宫实为邓郁之首建,所以宋代道士陈田夫著的《南岳总胜集》也说:“九仙宫在庙(今南岳大庙)东十二里,梁天监中建。”大约过了两百年,唐明皇李隆基于开元中(713—741)亲笔为九仙宫题额“紫盖峰石坛九仙宫”。道教为唐代国教,李隆基更崇信道法,对隐居南岳的道家上清派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号白云先生)及弟子薛季昌、王仙峤等均极为礼遇,曾呼司马承祯为道兄,以薛季昌为天师。司马承祯与薛季昌诸人先住白云观,后住九真观,两观距九仙宫极近(约两里),而白云先生药堂更近,在宫后。唐明皇准司马承祯弟子王仙峤表奏,改所住的白云观为降圣观,亲自篆书题额,九仙宫的御书大约也与降圣观御书同时。皇帝赐额,又是亲笔书写,这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九仙宫、九真观、降圣观以及这一带地区的招仙宫、中宫、凌虚宫、元阳宫,华盖院等香烟鼎盛,殿阁如云,道徒众集,允称南岳道家一个全盛时期。唐明皇御书“紫盖峰石坛九仙宫”,所谓石坛,是指九仙宫前约半里地的—块巨大的花岗石;它高约四丈,长宽各为二至三丈,顶端平坦,相传南岳九仙大多飞升或聚合在这里。巨石中腰楷书横刻“九仙飞升之石”六字,每个字大约一百平方厘米,遒劲灵动,可惜前几年因人们采凿花岗石作电杆,大部分已被炸毁,和九仙宫被沉于水库中属同一个命运。宋代人为了纪念九仙宫石坛和唐明皇赐额,曾有—首诗是:“一峰鳞次开一观,片石朋来会九仙。宝牌尚记咧皇篆,灵梦尝闻御史传。”诗不甚佳,却为九仙宫和九仙石作了历史的见证。“灵梦曾闻御史传”这里边包含了—个神话。本书有关九仙的记叙中将作一大略记述。

张越(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