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鸭母捻

家乡区县: 汕头市龙湖区

特色

      鸭母捻的特点是形状洁白如去皮荔枝,清香软滑,刚煮熟的好吃,煮得过熟的也好吃,各有特色。

相关食俗

      鸭母捻是一种有馅的糯米粉制汤圆。取其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而撰名。本为元宵节的小吃,故俗称元宵,是潮汕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灯节”。每到这一天傍晚,各地都张灯结彩,花灯锦簇。人们观灯猜谜,吃着甜香味美的“元宵”,热闹非常。我国人民以元宵为食品已约有1800年左右的历史,那时的元宵是“实心丸子”,没有馅心,也不是叫“元宵”。相传隋朝末年,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于隋大业三年(607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召集了全国各种舞人乐人,在皇城外搭台演奏,仅弹弦、吹管乐的人就有18000人,整整演奏了一个通宵。各地参加盛会的官府贵人、名伎名艺回府后都照样效仿,很快形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因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夜晚为“宵”,于是就叫“元宵节”。在元宵节,人们逐渐形成吃糯米汤圆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把在元宵节吃的这种食品称为“元宵”。至民国初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忌讳元(袁)宵(消)二字,便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蔡艺真(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