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奥兴影业中心董事长:快乐着你的快乐

家乡区县: ‬辽宁省海城市

快乐着你的快乐

——记海城市奥兴影业中心董事长高兴

即便是面对下岗、婚变,甚至是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书, 高兴,如同自己这个喜兴的名字传递的讯息一样,45岁的她,总是将别人的幸福与快乐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千山脚下,钢铁重镇鞍山。孟泰、雷峰、郭明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这座英雄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鞍山市下辖的县级市海城市,一个普通的东北女人——高兴,正循着这些英雄的足迹款款走来,她虽没有巨额资产,却有着念之于心,付诸于行的公益慈善情怀。如果一定要给高兴坚守了20年的公益慈善事业做一个注脚,称她为“中国个体户慈善女星”应不为过。

作为一名个体工商业者,身为海城市奥兴影业中心董事长的高兴,身兼辽宁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鞍山市政协委员、海城市慈善总会会长等众多社会职务。自1994年从商以来,高兴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物数百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光彩之星”、辽宁省“光彩之星”、“全国先进个体户”、辽宁省“精神文明标兵”、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实现中国梦需要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更要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在高兴看来,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关爱,推动社会和谐,她责无旁贷。

历经曲折燃烧创业激情

22岁以前的高兴曾立志成为厂里最优秀的女工,22岁之后的高兴却不得不面对下岗失业的茫然与失落。

1990年,同当时所有不适应发展潮流的企业一样,高兴所在的服装厂在那一年成为了过去。留给高兴的只有随意扔在库房角落里的库存服装和6位同样遭遇下岗的姐妹。

服装厂几乎凝聚了当时高兴的所有情感,以致后来走上多元化发展商业道路的高兴始终没有放弃服装业务。身边人对高兴“重情、重义”的评价由此也可见一斑。

“要么赚钱养家,要么没米下锅”是当时摆在高兴面前的一道没得选择的选择题,而将积压在库房的服装卖出去则是高兴和她6个下岗姐妹的唯一出路。

距离省会城市沈阳135公里的海城市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以西柳服装市场和南台箱包市场为代表的海城曾上演了无数时尚和创富神话。在这样一座城市里,厂里留给高兴的“滞销品”几乎没有市场。

个性爽朗但心思缜密的高兴将库房里的“滞销品”归纳整理,扫去浮尘,做好分类。针对早市、夜市消费者更喜欢购买低价商品的消费习惯,她将一部分服装拿到海城早市、夜市去卖,另一部分则到海城市周边相对落后的村屯销售。在当时,虽然在城市里已经过时的服装样式,在乡村却还是“香饽饽”。

就这样,当时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小姑娘的高兴带着6个姐妹,背着库存服装走街串巷,赶早市,出夜市,甚至到农村的大集上摆地摊,高声吆喝,逢人就推销。营销行业内“扫楼”这一流行术语被高兴演绎成了“扫街”、“扫村”、“扫屯”。 海城人思想解放、吃苦耐劳的民风特质在高兴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很快,曾经被废弃在库房里的“滞销品”被销售一空,高兴也在失业的迷茫中重新校准了方向。

今天回想起当时的窘迫,高兴没有抱怨与回避,甚至是怀有一丝感念。在高兴看来,正是当时现实的无奈激发了她日后创业的激情和勇气。

初涉商场在为高兴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让她在商业领域的敏锐和果敢初露锋芒。

尝到自力更生的甜头后,高兴揣着半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的资金南下广州,梦想成就一番事业。

虽然无数次听说过广州遍地是黄金随手可得,但那都是别人的故事。对于初到广州的高兴而言,迷茫是当时留下来的最深刻的记忆。终于,高兴在火车站打听到了赚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机会。

“当时广州的服装卖得好,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进货,当时我和两个姐妹就在火车站旁边,碰到背着编织袋、操着东北口音的人就问从哪里进货,销路好不好,价钱贵不贵。”

经过两次尝试之后,凭借对时尚和商业特有的敏锐嗅觉,高兴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广州各种光鲜亮丽、款式别致的服装拿到海城销售,做起了服装生意。

这边服装生意做得风声水起,那边高兴又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1994年,高兴发现广州有很多蛋糕鲜花店,手工定制蛋糕配上一束鲜花是既前卫又高雅的消费模式。虽然在一些一线城市这已不算新鲜事,但高兴依然认为,在海城,这将是一项朝阳产业。于是,高兴出双倍工资从广州聘请了8位蛋糕师傅,创办了海城市第一家蛋糕鲜花店——吉利来蛋糕世界。

然而,高兴超前的消费理念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两年过去了,高兴的“吉利来”生意惨淡,举步维艰。但高兴执拗地认为,只要是美好甜蜜的事物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第三年,高兴的“吉利来”终于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很快由一家变成5家,产品种类也从起初单纯的生日蛋糕到各类烘焙产品。

今天,在海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吉利来”的招牌依然醒目,不但承载了海城人对甜蜜的记忆,也引领着海城市烘焙产品的流行趋势。

与那个年代所有取得成功的人一样,高兴在奔波闯荡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并在这种经历中不断觅得商机。

在完成了初始资本积累后,高兴先后创办了奥兴影业中心等多家企业,业务涉及食品、服装、影视等多个领域。凭借精耕细作、诚信经营,这些企业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辽宁省“青年文明号”、辽宁省诚信单位、辽宁省名牌食品、辽宁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

向善而行义举彰显大爱

“我没有精神洁癖,也不愿站在道德高地,只是单纯地认为,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快乐。”高兴如是说。

2003年,在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后,高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扣除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企业全部资产一部分拆分成股份留给员工,一部分留作公益慈善基金。

对于当时的高兴而言,被确诊为白血病,如果治疗失败,3个月将是这个世界留给她最后的时间。

同每一个被医院宣判过“死刑”的患者一样,惶恐、不甘、委屈、绝望曾一度充斥着高兴的内心。对于命运的摆弄,高兴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

“无论她在商场上如何精干果断,但她终究是个女人啊。”高兴的闺蜜王荔私下告诉记者,那段时间高兴极其低落,“她心里委屈,想哭,但是又怕家里人担心,经常是趁旁边没人的时候,把头蒙在被子里哭,哭过之后又赶紧把眼泪擦干。”

“高兴是好人啊,歌里不是都唱好人一生平安吗?她怎么可能得这种病哪?”当时,57岁的盲人魏景续同样难以接受。

魏景续双眼残疾,妻子也患有残疾,上有年长的父亲,下有年幼的儿子,一家人拥挤在海城城郊一处不足20平米的小屋。由于身体原因,魏景续夫妇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依靠社会各界的关怀与资助维持一家生计。

2006年,在得知魏景续远在城郊的住房又一次漏雨后,高兴便将自己在海城市中心的一套住房免费借给魏景续居住。

“高兴已经帮助过我们一家不少了,过年过节送大米白面的,有时候还帮我垫付医药费。”当时魏景续一直以为,这是高兴为了哄他开心,跟他开的一个小玩笑。没想到,第二天,高兴竟真的把新房的钥匙交到魏景续手中,还安排车辆将魏景续一家送入新居。

“这房子你们就尽管放心住着。”没等魏景续来得及说声谢谢,留下这句话后,高兴就匆匆离开了。

就是在这套新房里,魏景续送走了年迈的父亲,帮助儿子迎娶了一位可心的媳妇。今天,虽然魏景续的儿子已经搬离,但魏景续依然住在这套房子里,不用再担心屋顶是否会漏雨,也不用再担心冬天是否会被刺骨的寒风冻醒。

只是,魏景续知道高兴借给他的是一套装修考究、家具齐备的新房子,但他不知道的是,这里是曾遭遇过婚变的高兴给自己筑的一个避风港湾。

对于家住海城市王石镇什司县的刘恩秀而言,时至今日,她依然认为,当年高兴患白血病的消息只是个传言。刘恩秀家里生活困难,与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1998年,高兴在了解到刘恩秀家庭情况后,便挑起了照顾刘恩秀母子二人的担子,帮刘恩秀一家重盖了新房,打水井、购置家具,并资助刘恩秀的儿子李恒福读书。这个担子一挑就是16年。

“这孩子7岁时我就认识他,这么多年了,就跟自己孩子一样,能没感情吗?”在高兴的安排下,李恒福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吉利来蛋糕世界工作。今天的李恒福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当初在得知高兴患病的消息后,与魏景续、刘恩秀一样,许多人都不愿意相信。

在高兴患病期间,那些接受过她帮扶的困难家庭,被她资助的贫困学生实在难以压抑看望高兴的渴望与迫切,纷纷赶到医院看望她,希望自己的祝福能让恩人高兴早日康复。

虽然过多的打扰会影响高兴的治疗,而且高兴的病情也不允许她与外界有过多接触,她只能透过镶嵌在房门上玻璃与前来探望她的人们用目光交流。即便这样,高兴依然能感受到目光中那一份份炽烈的情感。

“我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关怀与爱护,真的,眼睛是不会撒谎的。”高兴言语之间难掩哽咽。

 

在高兴看来,老百姓赋予她“好人”的称谓更是支撑自己坚守公益慈善事业的最强动力。

“如果说热心公益事业的初衷,是受善良的本性和责任心的驱使,那么,随着投身这项事业的逐步深入,我与这项事业贴得更紧,责任感也越强烈,我的思想和内心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从1994年开始,海城市内的敬老院、边远地区的学校、生活困难的家庭都留下了高兴的脚印和爱心援助。在这过程中,高兴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感恩,更收获了一名个体工商业者的责任与担当。

1998年,海城市站前小学学生魏佳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为了给小魏佳治病,家里能换钱的东西都已经卖尽了,但对于高额的治疗费用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一个鲜活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开始美好的人生便要凋零。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医院,将身上的现金全部交给了小魏佳的父母。

类似的慈善援助贯穿在高兴的日常生活中,就在高兴患白血病住院治疗期间,她还帮助病友垫付了数万元的医疗费用。

高兴的善举终究没能挽留住小魏佳离开的脚步。事后,高兴曾对身边人说,每每回想起那些过早暗淡的生命,心中总是满怀遗憾,惋叹自己身单力薄,唯能以帮助更多的人,带给他们希望与抚慰而聊以慰藉。

不忘初心奏响爱的合鸣

“关注财富的品质比追求财富的数量更重要。”虽然只是一名个体工商业者,但高兴一直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并始终认为,社会责任已成为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衡量自我和他人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行社会公益慈善,不在乎企业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所为”。

据目前能够统计到的数据显示,高兴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已达240余万元,平均每年投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占企业盈利的10%—20%。并连续17年坚持为800多名学生无偿提供春、秋两季校服,被海城十所中小学聘为名誉校长;投资购买30台电影机和拷贝,义务为海城全市几十万农民放映电影,几年来,高兴带领她的奥兴影业中心义务下乡为农民放映电影已达1000余场。

 

高娥(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