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谟欣是莫言的二哥,当华商报记者在莫言旧居看到他时,管谟欣正与老伴在莫言旧居中摆放纪念品和莫言小说的小摊前坐着。发现记者举起相机,他下意识地背过脸去,不愿意被拍进镜头。记者说明了来意,希望能和他聊聊,管谟欣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说自己已经说过太多次了。东北乡所属的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管谟欣一般不接受采访了,在她的帮助下,管谟欣又一次当起了“导游”,给记者介绍莫言旧居的故事。
2012年,莫言获诺奖后,管谟欣在旧居院内种的萝卜在10多天内被游客拔光,如今院内干脆修平整,不再种地了。“家里还有6亩6分地,地现在我种一部分,家里的亲戚也帮忙种一部分。”已经在这里担任两年“义务讲解员”的管谟欣说起这个院子里的故事,可以说是口若悬河,一点磕绊也不打。“得奖以后,尤其是《红高粱》电视剧播放后,我们这里游客成倍增加,一天一万多人。省里把高密大栏乡当做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现在发展已初具规模”。每天早晨8点,管谟欣打开莫言旧居的院门,傍晚才关闭,此前他还在游客购买的莫言小说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写上几句话,因为游客太多,写的他手腕都疼,莫言和他大哥都不让他再这么写了,如今游客买书,他会盖上纪念章来代替签字。晚上他回到村子南边,那里也住着莫言的老父亲,“我父亲和我住,他身体挺好的,住不惯城市,他一直持一个观点,老百姓得奖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要翘尾巴。”他说平安村1985年南迁,在莫言旧居附近住的人比较少,因此莫言旧居的旅游化对村民影响不大。
虽然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但管谟欣一直在室外待着,“坚持坚持吧”。管谟欣说室外不能随便盖房子,否则会破坏原来的面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