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修文

家乡区县: 贵州省修文县

修文,先秦时期先后属梁州、荆州、夜郎国地。秦汉以降,先后属象郡、牂牁郡、蛮州和功州、罗氏鬼国、功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贵州宣抚司、贵州宣慰司。

县有行政建制始于元代。元至元二十年(1283),于今修文、息峰(息峰原属修文,民国三年析出)县境的西北面置青山远地等处和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在东南面置落邦扎佐等处蛮夷长官司,在东北面置底寨等处蛮夷长官司,隶四川行省。二十九年改隶湖广行省。各长官司管辖的地域均是明末置卫的卫地和清康熙年间置县的县地。

明洪武五年(1372),县地蛮夷长官司长官内附,改置为青山长官司、底寨长官司和扎佐长官司,复隶四川行省;同时,裁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将其地划属水西管辖的水外6目的龙尔(龙场,今城关)、底飞(今六广)2目地,由贵州宣慰使霭翠亲领。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行省,县境各长官司属贵州节制。修文县名最早出现在崇祯三年(1630),关于“修文”名称,据《修文县志》记载:崇祯“三年三月,安位(彝族)乞降,乃献水外六目地。六目者,今修文、扎佐、息烽、六广、九庄、安底是也。诏设敷勇卫,领修文、于襄、濯灵、息烽四千户所”。其来源是取自《尚书·武成》中的“偃武修文”,隐含为安位投降,结束动乱,尔后是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事业,同时也蕴含了对这位先人的怀念之情。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敷勇卫置修文县,属贵阳府。

民国三年(1914),析县境北部置息峰县。至此,修文县行政区域基本固定。四年(1915),隶黔中道。九年(1920),裁黔中道,直隶省。二十四年(1925),改隶第一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隶省直辖区。二十七(1938)年调整区划,全县调为6县。将第一区改为直辖区,第二区为第一区,第五区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不变,第六区、第七区合并为第五区。三十年(1941),复直隶省。三十五年(1946),改隶省直辖区督导室。三十七年(1948)复隶于省。

1949年,隶属贵阳专区,1952年,改隶贵定专区,1956年,改隶安顺专区,1958年,改隶贵阳市。1962年改隶安顺专区,1992年,复隶贵阳市至今。

小罗鹏(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