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云(湘绣)

家乡区县: 湖南省邵阳县

刘爱云(湘绣) 湖南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爱云,女,1938.12出生。从事湘绣刺绣50余年,擅长刺绣花鸟、动物、人物,尤其擅长湘绣狮虎刺绣。师从著名湘绣老艺人余振辉,熟练掌握了湘绣“鬅毛针”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绣制了《饮水虎》《雄狮》《虎头》《白虎头》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在湘绣界拥有极高声誉。她拥有丰富的刺绣经验和湘绣理论知识,总结出一套通俗易懂的刺绣狮虎的方法,带出多名专攻“鬅毛针”法的年轻绣工。退休后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返聘担任技术指导和产品质检,并任针法研制组组长,进一步完善“筋毛针”法体系。此外,还参与指导绣制了多幅大型湘绣作品《张家界》《岳阳楼》《毛主席和五十六个民族》《韶山红日》等,人物绣像《黄永玉》《胡锦涛》等。

新华网长沙2010年4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李丹、明星)湖南是我国刺绣大省,湘绣天下闻名。然而,湘绣市场目前呈现出恶性竞争局面。日前,湘绣大师刘爱云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只有保护优秀湘绣人才的创作积极性,使他们不至于放弃,才能使湘绣艺术品市场走上良性竞争的道路,继而使湘绣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如今早已退休在家的刘爱云,谈起挚爱一生的湘绣艺术,话语滔滔不绝:“目前有很多做湘绣艺术品的民营工厂,他们生产的湘绣成本低,价格低廉,消费者常常重价不重质,从而导致湘绣行业的恶性竞争严重,高质量的湘绣产品失去了市场。”刘爱云说,“国家应该重视湘绣艺术保护,保护优秀人才的创作积极性,使湘绣工作者能专心研究湘绣。”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指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但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与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湘绣也难逃没落的命运。首先是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一针一线的手工劳动。由于普通消费者不懂得分辨,很容易因此而放弃高质量的湘绣产品;其次从事湘绣的工人越来越少。刺绣是一件需要耐心的细致活,而如今愿意静下心来做这项细致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11岁就开始从事湘绣事业的刘爱云,如今已经为湘绣事业默默奉献了57年的光阴。从一开始只会绣简单的花卉作品,到如今高超针法运用自如的湘绣大师,刘爱云挥洒汗水,潜心学艺。她的毛主席系列绣品和老虎狮子图案,在湘绣艺术界独树一帜,蔚为大观。

1958年,刘爱云从长沙县湘绣厂调入湖南省湘绣厂工作。好学上进的刘爱云不仅拜著名湘绣艺人余振辉为师,而且还不断加强自己在绘画方面的学习,掌握了透视和冷暖色彩变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刻苦努力,刘爱云为自己独立绣制湘绣狮、虎的成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为了湘绣事业后继有人,刘爱云十分注重培养接班人,从年轻的农村姑娘,到退休的技术人员,刘老师都乐意传授给他们自己积累了大半辈子的湘绣从艺经验。

“我乐意为湘绣艺术的传承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就像当年老师手把手将湘绣艺术传授给我一样,再苦再累也乐在其中。”刘爱云说。

几天前,刘爱云从报纸上得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将在全国率先设置湘绣专业的大专班,湘绣艺术将以科班式培养人才。“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重视,这也为湘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条件,相信湘绣今后会发展得更好。”刘爱云欣慰地说。

张越(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