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地,自汉代置县,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军路州府建制更迭,更有侯国封藩于此,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武冈丝弦、傩戏、阳戏、民间技艺以及饶有特色的民间风俗、传说等。近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解决非遗申报、保护工作中的困难,从政策、人力、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着力挖掘整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2010年,成立了非遗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开展非遗普查、挖掘工作;2011年5月,该市面向社会长期征集非遗资料、实物,对特别有价值的实物根据有偿征集和鼓励捐赠相结合的原则,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目前,该市有“武冈丝弦”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有“武冈卤菜制作术”等省级非遗项目4个;有米花、喜灯等邵阳市级非遗项目10个。
该市在大力挖掘非遗资源的同时,注重做特色文化建设结合文章,通过开展研讨会、灯会、庙会、举办诗词楹联征集比赛、展示展演等活动,开展非遗保护,发展一乡一品,重点推动双牌乡浪石村楹联、司马冲镇武穆宫、荆竹镇屈原祠、邓家铺镇古商街等地的非遗与特色文化同步发展。目前,双牌乡的浪石古民居群已被省楹联家协会授予“潇湘古楹联第一村”,头堂乡的“石羊走马灯”、邓元泰镇的“六月六尝新节”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晏田乡的喜灯、稠树塘镇的阳戏、大甸乡的七星锣鼓等一大批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
去年,武冈市已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今年又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重点扶持的特色文化城市。每年文化遗产日,该市都要在王城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设置非遗咨询台解答非遗相关问题;出动宣传车在城郊进行非遗宣传;制作展板宣传非遗知识,介绍非遗项目;举办非遗演出;出版非遗专刊发放给群众。该市还成立都梁风歌舞团,专门演唱、传承、保护“武冈丝弦”等非遗项目。将非遗项目编入送戏下乡曲目,设立非遗陈列馆,以文字、图片、音像视频、实物展示方式,展出非遗项目。该市同时注重合理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武冈卤菜和武冈法新豆腐系列土特产品开发上市了10余个品种,年产值逾6亿元。非遗项目的探索性开发及合理利用,促进了该市工农业、旅游业、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文化软实力。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全市已有专业性的民间艺术团13个,腰鼓队、舞蹈队、鼓钹队、民乐队、龙狮队等500余支。武冈市祁剧团改制后,剧团分流后的职工转变观念,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组建了8支艺术表演团队,经常深入到各乡镇、周边县市表演。每个团队每月演出20多场,一个团队12个人左右,每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成为一支支常年活跃在城乡的文艺轻骑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