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五)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历史沿革
普宁历史悠久,在三四千年前已有先民生息。普宁始建城于明朝嘉靖年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先秦时中原各政权并没有对普宁一带有实际的控制,直至秦汉时期方纳为中原王朝疆土。汉时隶属南海郡,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隶属潮阳县。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头揭阳普宁一带,迁来普宁揭阳一带的莆田人思念故乡,普宁可能取“莆田安宁宁谧”之意,莆谐音普,命名普宁。明代普宁属潮州府。清代普宁属惠潮嘉道潮州府。


明清时期
明朝嘉靖年间,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开发,潮州府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三都日渐殷实富足,但三都离县城一百七十余里,“势难遥制, 重以山寇屡扰”,巡按陈联芳、总督张臬等疏言“宜割三都设县治, 以便统驭, 取名曰普宁”。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丁未(1563年2月20日)明朝廷批准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三都地域,可能取“普遍宁谧”之意或沿用移民至此的莆田人的“莆田安宁宁谧”之意,莆谐音普,命名普宁,首在今普宁市境内首置普宁县,并建筑城郭。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分置普安县。万历年间改安为宁。


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革命军于武昌发动首义,同盟会方次石(普宁早期赴日留学生)于普宁起兵响应。1911年11月,同盟会员刘任臣率先领军入普宁城。1923年5月25日,普宁再次为陈炯明军所控制。1925年3月12日,蒋介石、何应钦、周恩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东征军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在普宁城西的里湖打败陈炯明部林虎劲旅。1925年11月2日,东征军由里湖经安仁抵普宁城,周恩来在县商民大会演讲,筹措军饷。同年,师长何应钦任方芝庭为普宁县长。
民国时期行政隶属潮循道、东江行政委员公署、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近代
1949年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在流沙镇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普宁县先后隶属广东省潮汕专署、粤东行署、汕头专区专员公署、汕头地区行政公署、汕头市,1950年3月1日将惠来县的南阳山区505个村、陆丰县的大坪乡以及揭阳县的九斗、乌石村划归普宁县,1952年普宁县驻地由洪阳迁至流沙镇,1958年12月惠来县并入,1961年3月惠来县析出。1993年4月6日,民政部(民行批[1993]71号文)批准普宁撤销县建市(县级)。2000年12月撤流沙镇,整合周边设流沙东、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四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池尾撤镇设街道办,2013年燎原,大南山撤镇设立街道办,形成七街办共同作为流沙中心城区,大南山北麓及燎原、云落北、梅塘东纳入规划控制区。

 

http://wutongzi.com/uc/15724173.html 
http://www.wm23.cn/LQM198 

http://blog.sina.com.cn/u/3308442660 
http://weibo.com/u/3308442660 

LQM(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