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道观位于离石城北凤山腰间,又名"凤山道观",俗称"上凤山",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分上下两院,依山就势,布局各异,有玉皇楼(凌虚楼)、白云洞、三清殿、三官殿、孙真人殿、雷公殿、读书楼、土地庙、关帝庙、五道庙等古建筑。历代拨款重修,现已成为离石区重要的旅游胜地。山顶建有"凤山公园",每年正月二十六是上凤山的日子,游人多达十几万。
凤山道观始建于宋代,元代遭兵火焚毁,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重修希痍庙,后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正统六年(1441年)、景泰七年(1456年)和成化六年(1470年)进行过四次大扩建,使其成为道院规模。明成化十九年又进行了扩建。
凤山道观坐落在凤山山腰上,远远望去,"名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十分醒目,这是一处风景秀丽,古建别致的千古胜迹。踏近400阶石阶登山眺望,市区新貌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三清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布瓦。内有天始元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等塑像。玉皇楼,单檐歇山顶,布瓦,琉璃脊兽。二层有环廊,可沿木梯攀上,内有玉皇大帝塑像,楼下有灵官塑像。洞白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布瓦,七铺作,双抄单下昂。内有30余平米的明永乐23年壁画《修建武当山宫观感应之图》。壁画上部为"十次神主显现图",下部为"武当山全景鸟瞰图",分别绘有八宫、十岩诸景点,图中采用沥粉贴金绘制,色彩艳丽,技法纯熟,是一幅完整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壁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