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热点回放

家乡区县: 邢台市桥西区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提出,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疑释惑,并注意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

引起舆论关注的社会热点往往都是和政府作风、民情民生相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群众想从正规途径获得信息,体现了相关部门的权威性。而相关部门及时回应,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避免谣言滋生,还有利于拉近政府部门和群众的距离,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渠道,实现政府决策和民众期盼之间的对接。

但是,我们的某些政府部门并没有养成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哪怕这些问题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或者在职能权限之内。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其一,拘泥于一直以来的“程序”——即便网上网下炒得沸沸扬扬,但如果没有人通过信访办、投诉科之类的途径正式提出来,那么相关部门就会认为没有回应的必要;其二,担心“言多必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所以保持沉默;其三,和社会热点关联的政府行为的确存在瑕疵,所以相关部门难以回应、不敢回应。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对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置若罔闻,往小里说会让群众理解为政府部门冷漠、傲慢,往大里说没准儿会让人们误以为此事确有猫腻,从而导致各种猜测、谣言蔓延开来。现在,国务院把积极回应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提出来,作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于促进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具有积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除了“不积极回应”的懒政行为,还出现了一种新情况,那就是回应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回应的时候不客观、不认真,甚至导致了回应比不回应还糟糕的效果。

例如去年年底,有人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学历、经济等问题,结果该局新闻发言人迅速回应说举报内容“纯属污蔑造谣”。今年8月,刘铁男落马,结果大家纷纷对此前的回应表示质疑。

吾言(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