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15日,李效黎生了一个女婴取名"爱丽卡"(Erica),中文姓名叫林海文。1944年4月,林迈可和李效黎渡过黄河,5月末他们到达延安,过了几天后,林迈可被任命为第八路军总部通讯顾问,同时也是新华通讯社对外广播部顾问。
需有更多外语才能的人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除了开办英语学校以外,还办了初级的俄语班和法语班,邀请李效黎为教师。她尽其所能进行教学工作。同时,每逢党中央安排活动,包括外事活动。她的月工资为数十升小米,但她不计较赚多少,她连同她所有的知识服从革命的需要,深感满意。
同年6月间,一批为数21人的中外记者访问延安,随后7月间,美国陆军驻华总部派遣美国军事观察组抵达延安。李效黎参加了所有这些重要活动。她还负责教6位美国军官学习汉语,举办见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和延安的近期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有关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事实。
李效黎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产运动中,学会了纺纱,熟练掌握了技术,她也开垦了一小块地种植马铃薯、甜玉米、豆类、烟叶等,农作物的长势良好。
1945年1月末,他们的第二个婴孩是儿子,在延安出生,取名詹姆斯(James)。1945年 11月7日,在日本投降后,林迈可和李效黎携同他们的孩子们乘美军观察组的一架飞机离开延安,他们去英国与林的双亲及其他家庭成员重聚。在他们离去前,毛泽东主席伉俪举行告别宴会,由李效黎作最后一次翻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