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二〇一三年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铸一流品牌”为目标,以“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为抓手,扬清风,树正气,强化考核考评,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突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教研教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积极创新管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了普教和职教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4所。其中:小学114所,初中19所,高中2所,职高4所,幼儿园4所,教师进修校1所。共有在校生39487人。其中:小学17896人,初中11360人,高中5656人,职高4575人。共有教职工2649人,其中:小学1227人,初中907人,高中323人,职高192人。共有专任教师2575人,其中:小学1187人,初中881人,高中315人,职高192人(教职工、专任教师人数均为公办学校在职人数)。
二、主要工作
(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1、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根据全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总体规划,我县将布局调整与校舍安全工程有机结合,制定了《天镇县2010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对69所学校进行重建及维修加固,建设面积146184平方米,总投资12854万元,开行贷款4450万元。其中小学61所,初中6所,高中2所,加固总面积为83416平方米,改造资金5267万元;重建总面积62968平方米,改造资金7587万元。项目实施后,全县共清除危房面积192501.7平方米。今年,全县69所项目学校全部开工,开工率100%,施工32所,竣工率46.38%,竣工面积108363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4.03%,完成工程量1/2的项目学校22所,占项目学校总数的31.88%,建筑面积2.1189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4.47%,有15所学校正在地基处理中,占学校总数的21.74%,建筑总面积16832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1.59%。
2、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一是大搞校园绿化建设。全县各学校共投资85.8万元,植松柏、丁香、红叶兰等2050株,盆松100株,树墙100米,杨柳树2560多株,草坪500米,硬化校园5130多平方米。二是加强学校文体器材建设。各学校共累计投入资金49.57万元,全面加强学校文体器材建设,努力丰富广大师生的课余生活。其中:卅里铺中学自筹资金买健身器材一套,四中投资37090元为师生购买健身器材,东北校投资4万元购买玩具堡一个,砖夭学校投资了3780元购买了文体器材。三是大力改善师生住宿条件。全县共投资35万元,全面加强师生宿舍和食堂建设,努力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其中,大营盘小学投资1.7万元修建学生食堂和购买发电机一台。孙家店小学投资30.9万元进行暖气管道的改造和维修。赵家沟中学投资1.5万元购买保温桶一个和餐桌30张;新平小学投资4千元购买煤炉、和面机等;
(二)扬清风,树正气,全面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教师在职提高。通过函授、自修等形式,提高学历水平,实现自身知识的“升级换代”。今年,全县共有226名教师参加自修,有105名教师参加成人函授学习。截止目前,全县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高中达到了96.5%,初中达到了92.2%,小学达到了100%。在学历水平提升的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层次也得到更新和提高,为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教育。针对个别学校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工作懒散,纪律松懈、不求上进等有损教育声誉和教师形象的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乡镇教委主任和县直学校校长严格执行“三条禁令”,即:不准酗酒、不准赌博、不准进营业性娱乐场所,违者经查实后,第一次进行约谈,第二次写辞职报告。不属科教局管理权限的干部,要报请组织部门处理。要求所有教师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自学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用打击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教学忌语。并坚决做到“十不准”,即:不准无教案教学、不准酒后进教室、不准进行任何形式补课、不准为学生乱订或要求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资料、不准上课时间接打手机、不准参与赌博、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进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准从事经商活动、不准参加非法组织。
此外,今年8月,我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原始学历为二本的特岗教师中为一、三中招聘教师20名,基本解决了高中教师数量不足和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
(三)深化教研教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研教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关键。为此,我们围绕如何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面推广“融写作讲读于一体”的语文教学新经验,积极探索英语兴趣教学新模式的同时,一是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计划在1-2年内每学段每学科培养5-8名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让他们走出去,沉下来,深入基层,在教学工作中真正起到典型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格局。截止年底,已完成初中、小学段语文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初中、小学段的英语、数学第一轮选拔。二是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共分学科派出38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的外出培训。其中22名赴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大同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学习;16名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大学、大同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学习;暑期,我们还邀请山西“正枫英语”培训中心的外教对72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设计》、《课堂用语》、《国际音标》等培训10月,我们抽调监察室和督导室有关人员对全县的中小学进行了综合考核和督导检查,并对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奖优罚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了全县教育工作。四是积极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月下旬,我们举办了全县中学生乒乓球大赛;六一期间,各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校园风情艺术节活动,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二本以上达线总人数达到457人,保持了高考绝对达线人数、达线率、万人均达线率三项指标连续20年名列全市农业县区前茅的优秀业绩。
(四)创新办学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根据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职教兴县”和“职教脱贫”的战略思路,与环球集团湖南欧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合作办学,成立了天镇县环球高级职业中学。在县工业园区规划占地600亩,新建一所能容纳学生4500——5000人的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学校的办学许可证、物价收费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民办企业法人登记证、银行收费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前期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因新校区暂未建成,占用县二中和县职教中心场地进行教学。今年共招收学生1700多人,开设服装裁剪、电子商务、计算机、电子焊接等四个专业,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拟增设家政服务专业。为了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享受免费教育,并有一个好的就业出路,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每生每年享受1500元资助资金)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家和省扶贫部门的联系,为所有农村学生积极争取国家“雨露计划,腾飞工程”助学资金(每生每年2000元),并与“富士康”集团联系,为学生毕业后就业谋出路,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初中后和高中后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坚决维护各类考试的严肃性。针对近年来各类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各考点十个统一》、《监考人员十五不准》、《工作人员十个不能》等中、高考以及平时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每年的中、高考期间,由大同市无线电委员会配备无线电监控车到我县协助工作,专门打击利用耳机、耳麦等高科技进行舞弊的行为,努力为广大考生创设平等竞争的平台。今年中、高考结束后,我们对在监考工作中不作为和不负责的11名教师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取消其1-3年重大考试参与资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下大力气解决学生排座位问题。针对以往学校排座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排座位的通知》,规定城内所有学校在学生排座位时,除第一排安排视力特别低下、身材矮小、身体有病等学生外,其余均按前后两周一次、左右一周一次的办法进行轮换,并且与县纠风办联合,责成督导室和监察室常年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习进行严肃查处,并限期整改,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三是坚决控制班容量。针对城内学校班容量过大和学校乱招生问题,下发了《城内学校招生的通知》,城内中小学的招生工作由县科教局统一负责,严格禁止学校跨学区、超范围、超数量自行招收学生,对学校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办理学籍和拨付公用经费。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城内学校的班容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四是全面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为切实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评模、评优等工作更趋合理,我们制定出台了《天镇县中小学教师评审高级职务专业技术记分办法》和《教师评优评模公开推荐办法》,统一打分标准,杜绝了个别学校在职称评定、评模、评优工作中存在的人情职称,人情模范等问题,真正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择优晋升,有利于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年来,虽然我们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人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011年,我们将按照全县教育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打造教育品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天镇县科技教育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