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了,浙江东阳街头常飘着奇怪的味道。东阳人说,这是童子蛋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不熟悉内情的人要大跌眼镜了:童子蛋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鸡蛋,一到春天卖童子蛋的小摊遍布东阳大街小巷。一块五一只的童子蛋贵过普通的茶叶蛋,可经常卖脱销。别小看了这一只童子蛋,它还入选了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东阳,每到开春这个季节,农村里都会煮童子蛋。老人说吃了这个蛋春天不会犯困没力气、夏天不会中暑。一般东阳人都吃过的,从小就吃。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幼儿园里都是排队接童子尿的,一定要5岁以下小男孩的尿,小女孩的不可以,超过5岁的也不可以!
在东阳,早已形成这样的老习俗:那些卖童子蛋的摊贩或者是要自己煮童子蛋的人家,会提着塑料桶到各小学去收童子尿。学生们老早对此见怪不怪,一到三年级的男生们想小便的时候,便会对准教室外的塑料桶。学校的老师,也默许了这样的行为,他们还会经常提醒孩子们在感冒生病期间不能往塑料桶里尿尿。孩子们都挺听话。
入遗介绍
童子蛋已在2008年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任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龚明伟说,那年他搜集了童子蛋的相关资料,并递了申请。最后,东阳民间艺术领导小组9位成员一致通过,经过半个月的公示,东阳市政府就正式下了文件。
做法介绍
一般都是好多户人家一起煮的,大家都在自己家的鸡蛋上用碳做上记号,再用大锅煮两天一夜,而且鸡蛋还不能煮破,刚煮好的蛋还是不好吃的,最好等放冷了第2天放到火里烤热再吃,那是最香的,外焦里嫩,说起来很奇怪,蛋都没有煮破,可是蛋却很咸,连蛋黄都很咸了,一次也不能吃多,吃两个是最好的!
童子蛋在东阳有很久的历史,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要干农活,能补身子的东西只有蛋。而小便的沉淀物在一段时间后,会形成结晶,这种结晶就等同于一种叫‘人中白’的中药,可以滋阴降火、止血治淤。
社会反应
为了证明童子尿鸡蛋的功用,还有网友从<本草纲目>找来一段: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童子尿清热、性偏凉,主治寒热头痛、症积满腹,润肌肤、利大肠,去咳嗽肺痨,止劳渴、润心肺以及一些妇科疾病、跌打损伤和眼部疾病等。
东阳一小学走廊上放着许多用来接童子尿的水桶,男孩们对此早有默契。
东阳一小学走廊上放着许多用来接童子尿的水桶,男孩们对此早有默契。
杭州市中医院的中医博士何迎春听说童子尿煮蛋防中暑后,笑了。“关于小便,只有古书上有过记载,当人突然休克、昏迷时,用小便和其他中药一起煎煮服用。仅仅小便煮蛋,没有营养价值;至于能防中暑,更没有科学依据。毕竟小便经尿道出来,是有病菌的,不卫生。但有些人就有喝小便的嗜好,上次还听说有个老太太喝了一辈子的尿。这只是一种嗜好。”
金华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贾素庆则说,在古代,童子尿常被作为药引子,但从现代卫生的角度看,童尿煮的蛋始终不太卫生。“不过吃童子蛋已成为东阳当地的习俗,我不主张也不反对吧。”
安徽医科大学祖述宪教授,是一位资深流行病学专家。近年来,他致力于反对伪科学的社会活动,并为动物和环境保护奔走呐喊。非典流行期间,他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回答公众提问。2003年5月25日,记者采访了祖教授,就科学和理性问题进行了交谈。
祖教授说,浙江东阳盛传“童子尿”煮鸡蛋有大补功能,一时间,“东阳尿贵”。2003年3月8日,<北京晚报>对这一现象作了报道。不久,北京一家科普刊物编辑给祖教授发来电子邮件,请他对此事发表意见。他给该刊写了篇评论《从童子尿煮鸡蛋流行谈起》。祖教授说:尿煮蛋当然要否定。但这样荒诞的事为什么能在民间流行,我以为是群体心理机制使然。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说,“人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才使时尚的力量如此强大”。社会大众一度对气功的痴迷,就是典型的群体非理性心理表现。非典流行初期的抢购白醋、板蓝根事件也是一样的道理。
根据SARS病毒的基因分析,科学家推测可能起源于野生动物,一些地方为了防非典,试图发动群众杀灭宠物猫狗。祖教授认为这样的做法也是非理性的。
祖教授说,近年许多新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人类致命性感染,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所以第一例非典病人发生于广东也不是偶然的。中国政府已经明令禁止捕猎、食用野生动物,这将有助于预防新的病毒滋生。祖教授指出,社会上流传的“猫狗传染非典”,纯粹是一种误解。最近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专家又说:“中国没有狗猫发生非典的,这个病不论是人传染给狗,或者狗传染给人,都无可能。”现在,一些社区把消灭或管制宠物列为防范非典的一项措施,只会加剧公众本来就有的不安和恐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