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乡横溪。旧时六都坑水与永安溪水在小埠头附近汇合后,横流于该村之西,再折转村北东流而去,故名横溪。今永安溪改道,从村北移至村南,溪水不再横流村西,但古水道痕迹尚存。
二
西乡七都有村名朱塘岸。相传村东有塘,塘水终年呈红色,称朱塘。村居朱塘岸边,故名朱塘岸。
三
西乡赤坑。村居毛松山与长蛇山之间的溪坑脚下。因泥土多呈赤色,每造霖雨,坑水亦呈赤色,故名赤坑。
四
西乡有东山村。光绪《仙居县志》载:“横溪之北有东山”,该村位于东山之麓,以山名而得名。宋时,林放隐居于此。 五 西乡七都有桥亭村。据传古时该处有根很粗的藤横亘在村前的永安溪,成为人们过往行走的桥。溪的对岸有座凉亭,为人们过桥后休息之所,故名为桥亭。 六 七都俞店。相传该村祖居马、叶、张三姓,临近永安溪,以捕鱼为业。村上开有鱼店,故名鱼店村。后马、叶、张三姓渐绝,俞姓入赘而兴旺发族,改鱼店为俞店。
七
七都溪头村,前清时为溪头同。相传该村南面是永安溪,东面是九郎溪,村处两溪汇合的顶端,故名溪头。
八
五都有逢仙桥,村以桥而得名。相传张庄与逢仙桥之间古有石拱桥。在造桥时,有块桥石始终摆不平,不能竣工。是时,恰好来了一过路人,伸手一动,桥石即安放好了。众人称之逢到神仙,故名逢仙桥。
九
五都有山枣园村。相传该村村北有三块枣园,故名三枣园。又因枣园位于村北赤城山下,亦称山枣园。为前清至民国,仙居乡贤李芳春、李镜渠故里,现尚有故居在。
十
五都苍岭坑口有镇头村。该村地处苍岭古道之上,村西是坑,村东地势平坦,形势险要,是交通要道,为过往商贾落脚之地,村因而兴盛如集镇。又相传,该村的南北两头各有一片小店,并有上店、下店之分,故名镇头。
十一
四都有大林村。村北曾有明时左都御史吴时来的御造坟墓,现已毁。大林村祖姓朱。相传朱氏祖先朱一奇祈梦于城隍庙,梦见“西门头挂着一百个血淋淋的人头”(旧时仙居西门头为处决囚犯之地),立即惊醒而泣。翌日,解梦先生认为是“吉兆”,并说“只要择日往西走一百里,定居下来,他日定成富翁”。朱一奇照此办理,行至现大林村附近时,就地歇息。俄尔,风雨大作,山洪暴发,大于当头淋下,如同汤鸡,无法再前行,只得定居该处,后终成为富翁。朱氏子孙,为了纪念自己祖先,将村民定为“大淋”,后演变为“大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