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的标志性建筑,有升腾雕塑、星湖公园、潮汕星河馆、海湾大桥、崛起雕塑(汕头市三身人雕像)、会展中心、大潮雕塑、北回归线标志塔、金凤坛、艺术中心、海螺雕塑、汕头跳水馆、海关钟楼等[88] (注:该参考资料链接是图片,应逐页打开)其中若干景点简介如下:
“升腾”雕塑
汕头地标“腾飞”[89]
该建筑物亦称“升”雕塑,位于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区的政府广场中央。是汕头经济特区的标志性雕塑。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座北向南。雕塑矗立于八级台阶的黑色花岗岩平台之上,由三根各高度为8米、11米、14米银色方柱,连结三颗星星。主体银柱左右为直径约3米的半圆球硕果状的铜球,构成整体雕塑。雕塑建于1990年12月,由广州美术学院钟宝驹设计。雕塑体分别由石、铜、不锈钢三部分材料组成,设计理念是借助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发展至高科技时代,也喻意汕头经济特区事业发展日日上升。1994年,中国邮政总局发行首套《中国特区》纪念邮票,将“升”与“开荒牛”、“海珠女”、“白鹭”和“鹿回头”五组雕塑分别为汕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的标志印入邮票中。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汕头站)起跑仪式,就在此雕塑群台基上隆重举行。[90]
海关钟楼
海关钟楼[91]
海关钟楼位于汕头市外马路2号,1919年开工建设,1921年建成,由英国人兴建,是汕头开埠以来最早的建筑之一。汕头海关的前身潮海关解放前一直在此楼办公,解放后至1988年,海关钟楼也一直是汕头海关总部机关的办公所在地。原来的海关钟楼是两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56.2平方米,长方体结构,走廊环绕四周,内部装饰考究,镶嵌在其正门楼顶的大钟为大理石面,黑色罗马数字,海关钟楼也因此而得名。2006年12月,汕头海关遵循“容貌复原”原则,正式启动对钟楼的修复工程并于2008年6月顺利完工,修复后的海关钟楼室内面积1500多平方米,作为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钟楼见证了汕头百年开埠史。[91-9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