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湾的变与迁、衰败、重现

家乡区县: 广州市白云区

清代,由于西关行商富贾多聚居西关涌泮塘涌段周围,并纷纷在此修筑园林宅邸,游人也因此而至,于是泮塘附近的西关涌也开始被称为“荔枝湾”,也就是现今所见的新荔枝湾。旧荔枝湾开始被取代,逐渐不为人所知。嘉庆道光年间,曾有富商潘仕成所修建的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覆,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每当“荔枝红熟,绿树丛中,

如缀如缯,游人乘画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鉴。”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虽然她后来由于人为与自然的种种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荔枝湾在历史的风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却依然存在,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一派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弥足珍贵。
荔枝湾的衰败: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与此同时,旧荔枝湾附近的西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

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枝湾的消亡: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也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成为历史。

重现:

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为了迎接亚运,营造亚运景观,工程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曾经的荔枝湾从历史变成现实。荔枝湾工程已成为广州亚运的珍贵遗产。

SoPhiesu(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