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历史事件(下)

家乡区县: 山西省长子县

近代历史 1942年10月,日军第二次侵占沁源,企图使沁源伪化,实现其“山地剿共实验区”的毒辣计划。我沁源抗日军民针锋相对,对日军开展了长达两年半的围困战。他们首先开展了空室清野大行动,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隐匿到深山老林与敌周旋,使日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接着又掀起“抢粮运动”,组织起来,乘夜摸进敌据点将敌人抢劫的粮食运出来。一夜之间,竟有万余军民出动,后来又发展到“劫敌运动”,不仅夺回敌人抢走的羊、牛和其他财物,而且连敌人的军用物资衣服靴也“劫”,使敌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家家造石雷,人人埋石雷”,在敌人补给线上到处埋下石雷,给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特别是1945年3月的“总围困”中,沁源军民将15000颗地雷、石雷布在城关、交口重封锁起来,炸死敌人940多人。4月11日敌人付出惨重代价后,狼狈逃窜,沁源围困作战中我抗日军民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0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解救被抓群众1700余人。 沁源围困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它成功创造了对占领我腹心地区之敌进行斗争的范例,当时就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表彰。1944年1月17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地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游击战 1938年,人侵山西的日军,一面积极攻夺晋东南城镇要地,一面沿邯(郸)长(治)大道长驱突进,进攻临汾。邯长大道成为日军一条极为重要的后方交通运输线,黎城成为运输线上一个重要的兵站基地。为了切断日军运输线,狠狠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三位首长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派一部分兵力佯攻黎城,而在黎城、潞城之间的神头岭布下重兵,等待涉县、潞城的援敌,集中兵力歼灭之。他们将神头岭伏击战计划电报朱德、彭德怀,3月12日朱、彭批准了战斗计划。 3月15日夜,设伏神头岭的我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在陈赓旅长的带领下,消然进入神头岭。16日凌晨4时,按照预定计划,我军第七六九团一个营向黎城守敌发起猛烈攻击,黎城守敌措手不及,惊恐万分,向潞城、涉县敌人求援,果然中了我军布下的“迷魂阵”。涉县增援日军急忙出动,被我军第七六九团主力击垮,仓皇窜回涉县。潞城日军接到求援信号,也于8时许派出部队增援,敌先头部队到达黎城赵店镇浊漳河大木桥时,才发现大桥已被我军炸毁,只得望河兴叹。9时许,潞城方面派出1500人的主力部队,经神头岭向黎城进发,这是日军第十六师团下元兵团柏谷联队的精锐。他们不可一世,绝对没想到我军敢啃这块“硬骨头”,大摇大摆进了我军的伏击圈。“打!”一声令下,刹那间神头岭变成了一座火山,成百成千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响,横飞的弹片,闪闪的火光,连同飞腾的硝烟尘土,汇成了一条愤怒的火龙,一下把长长的日军队伍和公路都吞没了。敌军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我军乘胜冲进敌群,用刺刀、长矛、大刀与敌展开激烈拼杀,仅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战斗。13时后,潞城、黎城又派出增援部队,但都 被我军第一二九师击退,16时全部战斗结束,共歼敌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枝,击毙骡马600余匹,而我军伤亡仅240余人。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挻进山西抗日前线后一次较大规模的伏击战,对牵制日军向晋南、晋西进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伏击战是八路军“吸打敌援”歼灭其援军的最好战例之一,就连日军统帅部也不得不称之为八路军的“典型的游击战”。 上党战役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阎锡山按蒋介石密令于8月16日命令第八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1.6万余人从临汾、浮山、翼城侵入上党地区,下旬占领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及被太行军区部队包围的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地。与此同时,蒋介石在耍两面派手法,又三次电邀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支持毛泽东主席在重庆的谈判,8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从延安返回太行,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关于保卫上党的指示,决定集中力量,先打入侵上党之敌。随即调集太行纵队的陈锡联部、太岳纵队的陈赓部、冀南纵队的陈再道部,三个军区的主力及地方兵团一部共3.1万人,于9月上旬开始上党战役。太行纵队首先肃清了武乡的日伪军,乘胜南下,于9月1日攻克襄垣,太行军区立即发出战术指示,在襄垣组织实弹演习,研究攻城和巷战经验,为上党战役的胜利进行了充分准备。 9月10日,上党战役正式打响,12日攻克屯留,全歼守敌,17日攻克潞城,19日解放长子、壶关,使长治之敌完全陷于孤立。 9月下旬,各路大军将长治孤城团团围住。 24日,围城部队已占领城关据点多处,开始攻城。史泽波惊恐万分,急电向阎锡山求援。阎锡山为了求援长治被围孤军,派第七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率2.2万多人,于28日进抵沁县以南。同日,刘邓首长下令“攻城打援”,命令陈再道指挥南部队等佯攻长治,吸引援军南下,同时令太行纵队全部和太岳纵队主力兼程北上歼灭援军。 10月2日我军将敌援军合围于屯留老爷山地区,又急令冀南部队北上参战,3日向老爷山主阵地发起攻击,激战5日,攻下老爷山,敌残部仓皇北逃,在襄垣土落村被我部队全歼,彭毓斌自杀身亡。 援军被歼,长治守敌等援无望,决定率部弃城西逃。刘邓首长早有准备,命令太岳部队司令员陈赓在3天内歼灭西逃之敌。陈赓立即指挥部队从四亭出发,取捷径直出沁水以北的安泽县马壁村,协同跟踪部队于10月12日在沁河东岸的将军岭、桃川村一带围困史泽波万余人,激战6小时全歼逃敌,史泽波被俘。至此,上党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3.5万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多挺,长短枪1.6万枝。 上党战役是解放区军民在抗战胜利后,为保卫胜利果实进行的第一次大的自卫反击战。它的胜利,不仅给予进犯太行区的阎锡山军以迎头痛击,保卫了上党地区,而且打击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中的斗争,促进了“双十协定”的签订。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对上党战役的胜利缎带予了充分和高度赞扬。 太行群英会 太行区群英会共召开过两届。1944年11月21日到12月7日,为了推广杀敌英雄、劳动模范和优秀工作者的模范事迹和生产、工作经验,太行区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了第一届群英会,邓小平、腾代远、张际春、李雪峰等领导与300多名英雄模范出席了群英会。大会选出一等和二等杀敌英雄31名、劳动英雄39名,通过了《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大会宣言》、《太行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宣言。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大会是太行抗日根据地一次空前的盛会,激发了广大群众学英雄、赶先进的热情,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1946年12月2日,太行区党委、太行行署和太行军区在长治召开第二届群英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检阅胜利成果,总结经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有力地支援爱国自卫战争。430名英雄模范代表出席会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及区党委、行署、军区、武委会的领导出席会议。大会选出边区英雄模范110名。会议对今后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继续开展杀敌练武运动;二是努力贯彻执行“五四指示”,争取在1947年春耕以前,全区彻底实现“耕者有其田”;三是要继续开展更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大会将会场主席台命令为“英雄台”,会场所在的卫前街命名为“英雄街”。
李敏(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