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中学

家乡区县: 广州市越秀区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8月,现应元路21号校区是广州二中的母体,她曾是清代岭南著名的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的所在地,书香浓郁,闻名遐迩。近代岭南的风流人物陈澧、朱次琦、梁鼎芬、梁启超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学习过。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应元书院攻读的顺德举人梁耀枢高中辛未科状元,被传为\"应元佳话\"--风流人物辈出,给斯地赋予了神奇与灵秀。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8月,现校址所在地曾是广州著名的书院学海堂(清道光四年,两广总督阮元创办)、菊坡精舍(清同治六年建校,首任学长是著名学者陈澧)、应元书院(同治八年,广东布政使王凯泰创办)的所在地,书香浓郁,闻名遐迩。广州市二中原选址于西关蓬莱路,首任校长徐甘棠。抗日战争胜利后,因蓬莱路校址已设为广州市一中,1947年初,学校在原市一中校址复办。应元路21号校区现为学校初中部,她北倚风光秀丽的越秀山,南临雄伟壮丽的中山纪念堂,毗邻省、市政府。早在1956年,学校就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

2005年9月启用的科学城校区,是学校的高中部和初中苏元校区。她地处萝岗区科学城内的水西路上,毗邻新兴的萝岗行政中心区,倚苏元山(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在此结庐而读,因得名)而建。校区内有天然山水汇聚成湖,是一所以"山水学府,生态校园"为理念构建而成的现代化一流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0亩,其建筑布局合理,气势恢弘,设计规模为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为一时之最。2007年,学校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学校标准,并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把学校办成在省内乃至国内有高知名度的一流学校的奋斗目标。

学校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着眼于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教育质量稳定,办学成果显著,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元元传承,厚德格物"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合理负担高效益,因材施教高质量"的办学特色。学校中考与高考成绩长期处于广州地区的前列,两个毕业年级的工作一直荣获广州市一等奖。英语、语文、历史等学科都是公认的品牌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几乎每年都有总分或单科状元涌现,社会誉之"历史名校,状元摇篮"。

学校历史

近代岭南的风流人物如:陈澧、朱次琦、梁鼎芬、梁启超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学习过。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应元书院攻读的顺德举人梁耀枢高中辛未科状元,被传为“应元佳话”——风流人物的辈出,给斯地赋予了神奇与灵秀。

当前学校正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努力打造三区四部“大二中”。三区是指:科学城校区、应元路21号校区、应元路7号校区。四部是指:科学城校区的公办性质的高中部,应元路21号校区的公办性质的初中部,应元路7号校区的国有民办性质的初中部(即二中应元学校)以及在应元路21号校区内的应元文化培训学校(为各年级学生,重点是高考落榜生的学业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帮助)。

校区组成

广州二中应元路老校区(21号校区)(到2007年9月以后,为完全的初中部),是广州二中的母体,她北倚风光秀丽的越秀山,南临雄伟壮丽的中山纪念堂,毗邻省、市政府。早在1956年,学校就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11月,学校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学校标准,并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7号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重点中学广州二中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非寄宿的民办初级中学。学校地处广州市老城区中轴线中心,坐落在地铁2号线纪念堂站出口处,背靠越秀山,毗邻中山纪念堂,附近是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广东科学馆、广东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医学院、广州市少年宫。绿树葱茏,环境雅静,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交通方便,地理位置极佳,区域人文气氛得天独厚,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实行小班化优质教学,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

广州二中科学城校区(2005年9月启用,为该校高中部)地处萝岗区科学城内的水西路上,倚苏元山

(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在此结庐而读,因而得名)而建,校区内有天然山水汇聚成湖,是一所以“山水学府,生态校园”为理念构建而成的现代化一流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0亩,其建筑布局合理,气势恢弘,设计规模为60个教学班,3000学生,为当时之最。

广州市二中苏元学校(2008年启用)地处萝岗区水西路(高中部旁),是二中应元学校的分校区。

 

我的个人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binqiliao2

我为家乡代言 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yuexiu.html

天院鸭王(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