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双语之小学篇2

家乡区县: 周口市鹿邑县

       当你的孩子走进风华学校后,作为家长首先应注意到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细微变化,比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细小变化,其次才去注意孩子文化课是否一直处在进步中,哪怕是一点点小的进步;如果您的孩子属于那种“被”送入风华学校的“那一个”,可别小视这里的一个“被”字,因为我们这里的一切不等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孩子必须学会“自食其力”,必须会自己“吃饭”丰富自己,面对知识的超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取所需”,其次更意味着诸多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意味着已有不良习惯的摒弃,最终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融入风华学校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我们更应该去包容孩子一个正螺旋上升的过程,因为我们学校压根就不存在直线上升的个案,只有如此您所见到的才是一个“真孩子”和“真学生”,否则,您的孩子或学生定会在纯应试教育的利诱下变得越来越会包装,作秀,虚伪。亲爱的家长朋友,当你发现卷面上被老师少加了1分或错判了几分时便去为分数而折腾孩子、老师或自己的时候,想没想到有些学校正在为迎合您的虚荣心态而进行巧妙的分数包装,玩一套纯分数的魔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包容一个真实的孩子、诚信的老师或真真切切的自己,而非要走进一个自设或他设的虚拟空间,非要一个被“秀”出来的虚拟分数。如今的应试教育单靠分数对孩子的折腾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如果你无意中去问孩子为什么上学?他们几乎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为考双百分!”于是乎我们的基础教育也便顺理成章地变异为:教育=分数。这个可怕的等式一旦成立,倒真可谓千真万确的赤裸裸地做到了“分数从娃娃抓起”,如今看看我们从家长到学生再到老师,甚至到整个社会无不变得对学生的考试分数过度敏感甚至于顶礼膜拜。这难道是人民公社大集体大锅饭凭工分吃饭的日子造成的一种谬种流传吗?如果教育真的这样下去,那么不出十年八年我们的孩子倒真的只剩下一身“高分低能”之皮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最初想要的吗?当然不是也绝对不是,可大家又总跳不出或不愿跳出这么个“被分数”长期束缚的怪圈,于是这就成了中国当今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风华学校的课堂变革(不敢称改革)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尽早打破这具教育的僵尸桎梏,还教育一个本真的自然的大道从简的面目;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方法、情感抓起,春风师语润物无声;我们虽无力去改变周围的大环境,但可以尽力改变个人的小宇宙,让大家逐渐找回“真教育”的路。鹿邑风华学校无“名师”,更无“大师”,我们无权无能向身边发号施令,我们的课堂改革只是借力、借智、借法于名校,是属一群草根教师对教育良知的再发现、再出发、再创新。我们面对的有来自诸多层面的压力和质疑,甚至还会有许多冷嘲热讽、坐山观虎的心态,他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成功,只想着把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扼杀在萌动状态并以失败告终;他们抱着另一种面对异见的情调,并凭一时的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去肆意踩踏否认甚至诋毁我们这群无名的草根族,可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草根族们坚信心中的太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找回“真教育”的路,且坚定出发时的信仰。正如所有的“政治家”想到的是整个社会,而“政客”想到的只是一时的权利一样,几乎所有的教学“高手”只求教育的量变(分数),教学“名师”始终都在追求教育的质变(素质),如今能教高分的教学“高手”大有人在,看看大街小巷到处叫卖的“江湖补习班”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在变着花样忽悠骚扰欺骗着家长孩子,而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或“大师”依然稀缺,鹿邑风华学校打一开始都无意于以学生分数取胜,而立足于对高品位教育的求索,我们决不会做迎合家长学生虚荣心的事,因为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虚伪不得,包装不得,作秀不得,折腾不得;教育无达人,更无达人秀,师者人人皆为默默奉献大地绿意的草根。鹿邑风华学校永远不会做掩耳盗铃之事,更不会有自欺欺人之举,诚信办学是大众化教育的众望所归。传统课堂所造成的学生厌学、逃学、弃学,到底是谁之错?理所当然是教育之“错”,教师之“过”,家长之“逼”,学生之“惰”。

华少(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