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独特的地理地形和气候孕育了900多种野生药材。很多种野生药材非常常见。现如今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当地药材主要有:
当归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药食同源,补血调血,尤其适合女性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
党参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黄芩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药市年销售黄芩1500—2000吨,野生毛黄芩约1000多吨,家种条芩600吨左右,因黄芩甙含量高而深受药厂和市场的青。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陇中甘草为紫皮优质高酸草,药食两用,野生不足,家种正兴,陇西种植面积5000—1000亩。文峰药市年销售量2000—4000多吨,高等级品主供出口,次等级品主供药厂,家种品加工精制饮品,畅销大江南北。
13交通现状编辑
渭源县地处西陇海、兰成渝两大铁路经济带和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G75兰州至海口高速的交汇处。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距天定高速公路延长线出口13公里,316、212国道和相继开工建设的临渭高速、渭武高速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在渭源设站建设,公路铁路衔接紧密,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204.6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连接线6.2公里,国道2条,长95.08公里;县道3条,长131.223公里;乡道14条,长190.654公里;专用道3条,长21.787公里;村道152条,765.919公里。近几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交通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全县16个乡镇全部已通油路;217个行政村中,有105个村通油(硬化)路,有129个行政村通等级砂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