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家道文明为首,德兴业旺孝义先行。”这幅镌刻在山西省孝义市胜溪湖公园的对联格外醒目。
固本,外化于行
在下堡镇角盘村,头上裹着白毛巾的“乡土专家”田清沛,正站在核桃林里讲述着每日的“科技必修课”。一位乡亲说,老田走遍了下堡镇的河滩坡地、沟沟壑壑,带领乡亲们发展核桃产业,组成200人的核桃树管护队伍,带动附近八个村建起万亩核桃林基地,使当地村民人均增收4500元。谈及此,老田说:“咱信的是‘忠孝礼义信’,不图别的,为乡亲们做点事儿,心里感到舒坦!”
10月19日,在瑶圃村一座狭小的院落里,晾衣绳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衣服和尿布,一群孩子正围着“爱心妈妈”李艳萍嬉戏玩耍。这位40岁的农村妇女收养了80多个孩子,大多有生理缺陷。令人奇怪的是,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姓“国”。李艳萍说:“政府每个月给每个孩子450元生活费,让他们姓‘国’,就要让他们记着自己是国家的孩子。”
“外化于行,在举手投足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孝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赵俊丽说,“田清沛、李艳萍这样的‘孝义好人’遍布各行各业,像‘好媳妇’马金莲、服侍患病奶奶13年如一日的80后马宏、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城市‘美容师’于景莲、30年坚守田间地头的‘农技师’范树仁等。孝义涌现出全国、省、市道德模范27人,最美好人19人,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市有700多个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人人都能随时随地当起志愿者的社会风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