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陕县境内,公园内有尖峭险峻的山峰20多座,狭窄深邃的山谷110多条,群峰竞相迭起,沟壑纵横,景观多样。森林公园内有兽类126种,鸟类338种,昆虫1435种。属国家保护动物有424种,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大鲵、羚牛等珍稀动物。公园境内的上坝河有12条支流,瀑布、碧滩、溪流构成了公园绚丽多姿的水体景观。
平河梁是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最高点,景区最高海拔2868米(平河梁),最低海拔1014米(石沟口),高差达1850米,集形形色色的峰岭、峡谷、奇岩、怪石于一体,是陕西南部地文景观最奇特、最齐全的景区。
公园内森林面积达452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5.1%。宁陕县森林覆盖率为91.6%,良好的森林资源构成了公园独特的森林景观。作为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地质载体的秦岭山脉横亘天际。公元内有尖峭险峻的山峰20多座,狭窄深邃的山谷110多条,群峰竞相迭起,沟壑纵横,景观多样。
2 自然地理 编辑本段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宁陕、汉阴、石泉、汉滨四县区交界处,宁陕县东北部,上坝河上游,距县城21公里。西北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教学林场相连,东北与宁东林业局新矿林场接壤,东南与宁陕县新矿乡为邻,西与城关镇渔洞村相接,南与城关镇青龙村镶嵌。
公园占地面积4526公顷,景观以秦岭河谷风光为主,集森林景观、水体景观和石峰景观于一体。境内森林茂密,郁郁苍苍,云蒸霞蔚,风起水响;这里山体巍峨、沟壑纵横、奇峰怪石、鬼斧神工。清泉、曲溪、碧潭、飞瀑异彩纷呈。
在宁陕县城东北方向,行走2l公里,便到了宁陕保存较完好的上坝河原始林区。迎面而来,6万亩原始、人工林海,一望无际。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奇山秀水,显得格外迷人,仿佛走进了一幅鲜活的山水画中。
3 基础建设 编辑本段
近几年来,宁陕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绿色宁陕”发展战略,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抓住西汉高速公路全面贯通这一契机,科学编制林业重点工程发展规划,加强资源管理,加快调整林业产业化建设,加强项目包装、宣传、推介,制定优惠政策,搞活经营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力的促进了全县林业产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县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发展生态旅游业,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为了加快宁陕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县委、县政府抢抓西汉高速路建设并为高速路建设配套服务设施的历史机遇,积极组织县计划、交通、电力、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跑资金上项目,先后争取各类资金达8000多万元,建起了至高速路、210国道沿线并辐射到六大景区、六大旅游集镇的交通、电力、通讯网络系统;筹资1500多万元改造了县城街道基础设施并进行了绿化美化,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创造了良好基础设施条件。
在抓上坝河森林公园建设时,县委、县政府将有关基础建设项目当作硬任务,下达到各有关部门,筹资800多万元修通了县城至公园21公里的油路;架通了联通、移动基站,为公园服务区建设了自来水,修建了200多米防洪堤,从而为西安华鑫集团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上坝河森林公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配合皇冠朝阳沟森林度假山庄建设,县上投资300多万元整修了高速路至朝阳沟公路,并将皇冠镇政府机关单位和朝阳沟村民整体搬迁,腾出黄金地段由西安海荣集团投资5亿元进行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一体的整体开发和建设,掀起了全县生态旅游建设热潮。
4 经济状况 编辑本段
截止目前,全县通过招商共计达成投资协议9.2亿元,规划森林公园6处,在建森林公园3处,已启动和建成上坝河国家级森林公园及国际国内狩猎场、广货街峡谷漂流、朝阳沟休闲山庄、十八丈瀑布等7处景点和古镇休闲一日游精品线路。仅2007年共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达6000余万元。
在森林旅游业带动下,形成了“一业带多业”的良好格局,促进了绿色食品和林地药材等产业的大发展,全县发展板栗21万亩、核桃7.5万亩、袋料食用菌1000万袋,林地发展猪苓、天麻达110万窝,以林业为依托形成的生态旅游、绿色食品、林地药材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达8510万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41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的80.2%。以林业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已经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台柱产业。
5 资源条件 编辑本段
5.1 动物资源
森林公园内有兽类126种,鸟类338种,昆虫1435种。属国家保护动物有424种,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大鲵、羚牛等珍稀动物。公园境内的上坝河有12条支流,瀑布、碧滩、溪流构成了公园绚丽多姿的水体景观。
5.2 植物资源
公园的森林植被类型包含了亚热带的长绿落叶阔叶林、暖温带的落叶阔叶林、温带的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及多种类型的旱生灌丛、草甸等,占中国植被类型的65%。森林公园植物区系包含了世界植物区系中的12种地理成分,是陕西南部森林景观最丰富、周边森林环境最好的森林风景资源,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安康地区森林旅游的龙头景区。
5.3 旅游资源
平河梁是陕西南部海拔最高山峰,公元内最高海拔2868米(平河梁),最低海拔1014米(石沟口),高差达1850米,集形形色色的峰岭、峡谷、奇岩、怪石于一体,是陕西南部地文景观最奇特、最齐全的景区。森林公园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种类的交汇和过渡地带,是中国动物区系最为丰富地区之一,是安康地区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6 景区特色 编辑本段
从上坝河林场老场部,顺河而上,四周峰峦叠嶂,竹深林密、飞鸟萦鸣,时而还会见到野猪、锦鸡、羚羊等动物出没。一潭潭清溪似碧玉散落又紧密连在一起,串成了绵长20公里的上坝河。向两边望去,长岭岗、骆驼峰、磨子岩、轿顶山、八大鼓奇峰耸立,神情傲然。不时在河边青苔斑斑的石上见到许多凿刻的石洞,想必是古人搭桥所用。在丛林当中,还会发现一座座石刻墓碑。据说,明、清时期,上坝河苗、汉两族杂居,其上部居住着苗人上万之众,后来由于瘟疫,苗人整体迁徙,在青龙、红花铺、、油房坪、五大殿、焦家沟、硝洞河、平和梁的沟沟峁峁,都铬刻了苗人勤劳的身影和足迹,留下了许多悠远的故事和文化沉积,待后人发掘考证。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安葬在五间房的一个明朝将军墓。现在仍依稀看到古墓当时的壮观,石雕的碑门、围墙,四周遮天蔽日的冷杉林。可以想象,这条子年古栈道的支道,当年的繁荣景象。
再往前走,便进入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区,呼吸着森林特有的清香,你会更深感受到原始的滋味。那棵棵牵手可围的古树,或高耸人云,或绿荫如盖。红桦、油松、高山栎、云冷杉、杜鹃、连香、樟树、五角枫、卜氏杨等树木相拥而生,神态亲密,是那样协调。不时见一拳头般粗细的藤蔓,缠绕进一棵挂着云雾草须吊的大树上,绽放着朵朵野花,像是向人们诉说,藤缠树骄傲的故事。凝视脚下松软的高山黑土壤,厥类、禾本科、兰科、苔藓、地衣等—些不知名的野生植物,恰到好处点缀其间,逗人喜爱,听不远处有哗哗的水响,走近来,20——30米高的凸凹山崖上,一股清泉飞泻而下,似玉龙舞山涧,在崖下形成一波三折的清潭,升起一团薄薄的迷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化作一缕彩虹,悄然离去。坐在潭边,凉风习习,一只水鸟骤然而至,吱吱几声,飞入水帘,此情此景,悠闲安逸。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五女峰、鹰嘴岩、石天门、巍然挺立、惟妙惟肖,虬龙古松若隐若观。忽然—股山风袭来,云遮雾罩,有云即雨,小则细雨蒙蒙,大者急雨磅砣,大雨过后,紧跟便是云雾锁山,奇峰古树在云雾中飘飘渺渺时隐时现,更富诗情画意。若是隆冬,更是别样景象,大雪纷飞,天地合一,上下一片洁白,群山古树冰清玉洁,河溪封冻,冰花天成。’日光照来,处处玉树琼花,耀人眼目。踏雪登山空气清鲜,享受难得的宁静与清闲。
上坝河,这—方人间仙境,一片静而无暑的土地,犹如秦岭山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如今,正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成长和发展,必将迅速成为我省乃至西部森林旅游的热点。
奇山、秀峰、林海、山泉、幽谷、清风,脉脉青山绿水,处处鸟语花香。真乃“青山不墨千年画,万古琴韵上坝河”。
7 特色产业 编辑本段
通过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在全县形成了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发展格局,全县绿色食品、林产药材、林副产品加工、珍稀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五大林业产业全面推进。
截至2005年,全县除森林旅游产业外,各类与林业有关的总产值达到731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218元。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县人工板栗园面积达到21万亩,产量达1950吨,产值达700万元;核桃园7.5万亩,产量达450吨,产值达450万元;以袋料香菇、口蘑、白灵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呈现强劲势头,全县袋料食用菌年产1000万袋,年产值达4500万元。山地药材产业建设长足发展。猪苓累计地存数达55万窝,天麻48万窝,枣皮、杜仲50万株,年产值1060万元。县中心苗圃、国营上坝河林场苗圃为该县退耕还林、造林绿化提供了充足的种苗保障,同时积极开发根雕、苗木花卉、盆景及绿化苗木等多种经营,实现收入150万元,实现了一业旺百业兴。生态旅游产业与地方绿色基地建设同步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8 社会人文 编辑本段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宁陕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该县森林资源得天独厚,随着西汉高速公路贯通,便捷的交通和离西安大都市客源市场近的区位优势,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优越的资源环境条件,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大客商的眼球,以资源换资金吸引客商投资开发,除了用优惠政策和良好基础条件,还要靠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使投资客商扎根宁陕,真投资、真开发。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服务机构,加大宁陕招商引资和生态旅游开发力度。县上成立了专门为森林旅游开发服务的相关机构。2005年成立了旅游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县的生态旅游开发;2006年林业局成立了森林公园办公室,专门从事森林旅游的配套服务,极大的促进了宁陕森林旅游的开发力度,也掀起了宁陕森林旅游开发热潮。二是明确了部门服务职责:林业、交通、通信、土地、环保、安检、水利等部门协调统一搞好服务。林业局负责林地征占工作,及时开展地征占设计,协助到省市林业部门办理手续,既保证了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加强了林地规范管理;交通局为了便于投资商的交通设施,多方筹措资金,完善交通道路建设,确保交通便利;环保局、水利局、安检局及时做好环保评估、水保、安检方案;土地局加快土地占用相关手续的办理。这些部门的通力合作,极大的方便了投资商,加快了森林旅游设步伐。三是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出得去。四是培养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将从业人员专门派送到旅游专业学校进行上岗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五是营造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坚决制止和查处欺诈行为、强买强卖、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行为,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