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饺是一种潮汕小吃。小时候住在农村,家乡一年中有四个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春节尤为隆重。过年做酥饺是潮汕农村的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做酥饺。
做酥饺经常选定在春节的前一天,一大早大人们就摆了几张圆桌在巷口或院子里,开始忙乎起来。首先把面粉加水和一点食用油,这样炸出来的酥饺才香脆,再弄成面团,然后拧成一小块一小块,用啤酒樽在上面不停地辗转,将其压成薄片,再用边缘比较薄的圆形铁罐子在上面用力一按,一张圆形的饺皮就出来了。酥饺里面的馅是花生、芝麻和糖搅拌而成的。最后是“捏角”,就是在未成形的“酥饺”的边缘上捏些间隔相等优美的褶纹。在农村,农妇一边做酥饺一边哼着潮剧,其场面犹如江南人采莲,同样是诗化的劳动,这样的劳动使人乐此不疲。小孩子们就在圆桌之间的空隙追逐嬉戏。当酥饺都做好了,接下来就要炸酥饺。记得父亲是一个炸酥饺的能手,他很会掌握火候,所以他炸出来的酥饺既好看又酥香。一口咬下去,就咬到了馅,馅料里糖浆的甜、花生和芝麻的香让人满口留香,那种感觉我一辈子忘不了。
关于酥饺,在我们家乡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每家炸好酥饺后,最先要拿给长辈品尝,邻里之间、亲戚朋友再互送一些,剩下的留到过年请客人。正月头几天,各家各户的茶几上总摆着几盘酥饺,要是有亲友来拜年,便围在茶几边,边喝工夫茶边吃酥饺,那气氛温馨和谐,每每想起这情景,心里就流淌着丝丝暖意。我想,酥饺也许是乡亲们孝敬长辈、联络感情的重要桥梁。
主 料: 面粉500克,猪五花肉300克,鸡肉200克,水发海参100克,猪油150克
配 料: 酱油20克,精盐8克,味精3克,麻油10克,葱末、姜末、花椒面各少许,豆油1000克(约耗250克)。
做 法: 1、将猪肉和鸡肉放在一起剁成茸,海参切成米粒大小的丁儿。
2、将肉茸用少许豆油下锅煸炒后,放入盆中,加酱油、姜末、花椒面喂腌片刻再加入海参、葱花、味精、精盐、麻油拌匀成馅。
3、将200克面粉加猪油100克拌匀,和成油面团,把剩下的300克面粉和50克猪油及150克温水和成水油面团。
4、将油面团和水油面团各分成20份,然后把水油面剂按扁后分别包上油面剂,擀成长形薄片,卷成筒状,用刀从中间切开,再将刀口一面朝下按扁,擀圆成饺皮(共40张)放入馅心,包成饺子形并用手捏出花边。
5、锅内放油用中火烧至三四成热时,将酥饺放入油内炸,并用手勺不断翻动,等酥饺浮起来后,再加大火炸成金黄色即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