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于2008年1月18日经市民政局登记成立。五年多来,紧密配合市委市府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三个文明建设。该学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队伍壮大、活动经常、创作成果丰硕。2009年12月被吸收为中国楹联学会团体会员。2010年10月市创楹办、市诗联学会开始正式合署办公共同承担我市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职能。2011年1月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全国联律普及先进单位”。2011年11月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市诗词楹联学会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卓有成效。2012年6月化州市诗联学会成立党支部。
领导重视,大力支持。市诗词楹联学会自觉服从和依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时汇报工作,请领导出席重要会议,帮助学会发展出谋献策。化州市委、市政府对市诗词楹联学会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市诗词楹联学会的工作,解决学会的实际困难问题。
健全组织,壮大队伍。市诗词楹联学会,班子团结、业务精通、事业心强。乘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东风,今年内力争发展中国楹联学会会员20人、省楹联学会会员30人、化州市市级会员200人。
围绕中心,坚持活动。一是狠抓楹联创作。利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之机,通过会刊、展览、征联和报纸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多创妙联佳作。2008年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2010年围绕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大力抓好楹联创作,一批作品被《中国楹联》、《中国楹联报》、《楹联家》、《南方农村报》等报刊登载。二是坚持联墨服务。连续五年每年春节前送春联下乡。三是强化学习培训。2009年11月,举办了《联律通则》(试行)专题讲座,进行了全员培训;2009年、2010年,又多次召开《联律通则》(修订稿)学习研讨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确保质量,办好会刊。以后定期编辑高质量的会刊《化州楹联》。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力求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突出六性:思想性、现实性、群众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坚持四大主题:以化州题材为主、以歌颂为主、以创作联为主、以新春联为主。
立足“创楹”,创建基地。市诗词楹联学会立足于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从加强学校楹联教育入手,争创楹联教育基地。2012年我市官桥中学、杨梅镇余兴小学、菊藩学校成为省楹联教育基地示范学校,教育基地做到有组织、有教师、有园地、有活动、有成果的“五有”要求。今年年底,指导化州市实验中学等10所中小学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楹联教育基地。
在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进程中,化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将充分发挥参谋、骨干和表率作用,力争尽快实现“条件达标”,使我市早日成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