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佳肴烧鸡”

家乡区县: 周口市鹿邑县

一道美味佳肴,让我们鹿邑自豪,让路过的游客惦记,那就是孔集烧鸡。

行走在舌尖,鹿邑美味在心中,而孔集烧鸡千万不要错过它!

也许你周游世界,各处小吃都有尝过,但我还是建议你品尝鹿邑孔集烧鸡。下面我为你介绍我们家乡小县城的美食佳肴——孔集烧鸡

孔集烧鸡又名“孔集卤鸡”是名扬海内的名优食品。因其原产地在鹿邑县西孔集,故称孔集烧鸡。孔集烧鸡历史悠久,费独特气味特点是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嫩鸡骨头可吃,老鸡骨肉分离,而且盛夏苍蝇不叮,存放数日不坏,并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的药理功效。

一百多年前由太康县麦糠屯姓何名豆的传入孔集。首继人孔昭灼,传孔宪体,孔宪来;孔宪来传孔庆连、孔庆贵。孔庆连苦心孤诣,卤艺尤精,使孔集卤鸡驰名海外。孔庆连绰号“麻大娘”,故孔集卤鸡以称“麻大娘卤鸡”。配料讲究,工艺精细;活鸡宰杀,去杂凉晒,入油烹炸;加十数种佐料,“老汤”、明火焖煮而成。以其滑酥肉烂,烂而不胎,肥而不腻,色鲜味美,醇浓厚,温中益血、补精添髓、促进发育、延缓衰老而闻名于市。

孔集烧鸡是名扬海内的名优食品。因其原产地在鹿邑县西孔集,故称孔集烧鸡。曾在第十六届周口美食大赛上获得金牌小吃!

 

孔集烧鸡历史悠久, 据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孔集烧鸡曾与试量狗肉、鹿邑草帽辫等土特产品一起,作为该县贡品上贡过朝廷。其卤汤烹调工艺是采用数十种名贵药材加文火慢慢卤制而成,独特气味特点是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嫩鸡骨头可吃,老鸡骨肉分离,而且盛夏苍蝇不叮,存放数日不坏,并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的药理功效。所以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步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传统名优食品。

孔集烧鸡的烹制方法

1. 宰杀煺毛:将鸡宰杀好,血放净,趁鸡身尚温时,放入.. 60~70℃的热水内烫.. 5分钟左右,再将毛煺尽,这可使光鸡洁净白亮,色形美观。然后斩去鸡爪,并在鸡颈上方用刀开一个小口,使食管气管露出,又在臀部和两腿之间各切开.. 7~8厘米的长口,割断食管、气管、掏出内脏,切下肛门,再用清水洗净余血和污物。 

2.撑鸡造型:将洗好的鸡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将肋骨和脊椎中间处切断,并用手按折。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内撑起,再在鸡下腹脯尖处开一小口,将两腿交叉插入口内,两翅交叉插入口腔内,使成为两头皆尖的半圆形,再晾干表面水分。油炒烹煮:将晾好的鸡身抹遍蜂蜜水(比例为水.. 60%,蜜.. 40%),放入.. 150℃~160℃的热锅内炸成粉红色捞出,放入另一锅内,加上老卤和全部香料,同时将盐水溶化后加入,鸡上压竹箅子,使鸡全部浸没在卤水内,随后将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继续炯到鸡熟烂为止,捞取出锅。捞鸡前要准备好工具,捞时要手眼配合,使鸡的造型达到完整美观的要求。

时至今日,孔集烧鸡已经成为当地餐桌宴会的上等佳肴,亲朋好友的馈赠佳品。逢年过节,连玉皇大帝、灶君老爷的供桌上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因而它蜚声天下,畅销全国,北走京津,南下闽粤,并跻身于亚运村,名列白云大酒家。

孔集烧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技术保密不像其它严密,经营者颇众。

小磊(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