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荔枝湾涌故道,北至洗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一带)相通,至西场后注入珠江,“广袤三十余里[3] ”。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4]
位于周门的荔枝湾故址
位于周门的荔枝湾故址
荔枝湾的兴起与繁盛:
荔枝湾的历史可追溯到广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相传公元前206年,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并在河边种植花、藕和荔枝,开始经营这一名胜,荔枝湾因此得名。[5] 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著名的消夏游乐地。唐代,建有著名的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又在泮塘建有华林园;在今中山八路周门一带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显德园;在城北芝兰湖建有芳华苑、芳春园,飞桥跨沼,桃花夹水一二里,林木夹杂如画。每当荔熟之时,南汉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穷奢极欲,称“红云宴”。[3] [6] 位于洗马涌和上西关涌间的周门,至今仍有“西园地”及荔枝湾地名,表示唐、宋以来园林区所在。[1] 而芝兰湖旧址至今犹有“兰湖里”、流花桥等遗迹留存。[7-8]
明代,荔枝湾为文人传颂,”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并以“荔湾渔唱”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1860年广州地图中的旧荔枝湾
1860年广州地图中的旧荔枝湾
清末,洗马涌畔的南岸村曾有蔡氏家族的私人花园环翠园,占地2.3万多平方米,以今环翠园街为主轴,铺砌有3米宽的白石路,两旁分建有船厅、意大利风格的玻璃厅和望云草堂等。园内一进三间的元善蔡公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用料精细,可媲美陈家祠,堪称广州生祠之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