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的从古至今

家乡区县: 广东省化州市

化州古称高兴郡、罗州县、石龙郡、石龙县、罗州、南石州、辩州、陵水郡、勋州、化州路、化州府,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盛产橘红,橘红明清时列为贡品又称橘州。
  另:化州古称石龙,相传有龙潜于罗江之中,变化无穷,北宋太平天国五年改称化州,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附:《广东省﹒地名志》:“南朝梁设广州、新州、瀛州、成州、静州、泷州、建州、高州、罗州(今化州市境内)、东衡州、西衡州、南合州、越州、崖州共14州”。
历史沿革(南朝至清朝)
  南朝宋(公元420年)于今化州境置高兴郡,旋废。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置罗州,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即今化州市合江镇),置罗州县,县治所在陵罗江口。属广州高凉郡。
  南朝齐再置高兴郡,郡治所在高兴县(在今化州城,一说郡治宋和县,亦在今化州南境),属越州。
  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27--529年)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辖境为今化州、吴川、石城(今廉江)全境,高州西南部,及与广西博白、陆川、北流接壤地带。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东北旧城岭。
  南朝陈沿梁制不变。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高州、罗州,立高凉郡。石龙县属高凉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罗州,治所在石龙(今化州城),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等十一县,属岭南西道邕管经略使。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南石州(今化州),析出罗州徙治石城(今廉江)。南石州州治于石龙(今化州),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
  唐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
  唐天佑元年(904年)更名勋州,后复名辩州。五代·南汉,沿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辩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
  宋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西乡为石城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
  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日丙即位于硇洲,升硇洲为翔龙县,隶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
  元,为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隶广东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并附郭县石龙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今廉江)二县。九年,化州降为化县,属高州府。
   明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地位在府县之间。
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

小 hui (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