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120°54′,北纬30°64′,这个看似普通的坐标点近日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里是乌镇,桐乡北端71.2平方公里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人们叫它下一个“达沃斯”。
全球政商名流在乌镇放眼未来,运筹帷幄的同时,也沉醉于江南水乡的秀美风韵中。这与桐乡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治水、护水、养水的努力息息相关。“五水共治”号角的吹响,进一步促进了桐乡水利事业的加快发展,不仅为桐乡在河道整治、农田水利、防汛防台、水政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赢得了满满的荣誉,也改善了当地水体水质,提升了城乡环境质量,仿佛唤绿了江南岸的春风予桐乡粲然生机。
近日,喜讯再次传来,桐乡市在我省第二十届水利“大禹杯”竞赛活动中获得金奖。
河道治理重生态
碧水映着绿树向着远方缓缓而去,堤岸上的石板小径掩映在花丛中,蛙鸣声声,大红桥港已成为两岸居民最喜爱的后花园,也吸引了杭州、嘉兴等地的民众来此休闲娱乐。经过生态化治理的大红桥港逐渐呈现原生态,韵味天成。
桐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在全市7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淌着2622条2264公里河道。但由于地势平坦,水流速度缓慢,河道易淤积,自身净化能力差,河流自带泥沙、污染物,再加上本地污染,让桐乡的河道不堪重负,成为长期困扰桐乡水利工作的一大难题。
传统河道整治方法是将河道变弯为直,以水泥石块砌成护岸。但从桐乡河道自净能力差,以及身为杭嘉湖平原“洪水过境走廊”等实际情况来看,此方法反而会让河道“窒息”,大大降低其自净能力和泄洪能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