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历史1

家乡区县: 山西省小店区

两汉晋阳城
秦汉之际,北方匈奴族开始强盛,不时南下骚扰。两汉时期,晋阳为北边巨防重镇,是汉朝抗击匈奴的前哨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汉高祖六年(前 201年),刘邦为了防御匈奴南下,以太原郡21县为韩国,“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第二年,韩王信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投降匈奴,引匈奴南逾勾注,攻晋阳。刘邦闻讯,亲率大军解晋阳之围。汉高祖十一年(前 196年),刘邦封其子刘恒为代王,建都晋阳。汉文帝元年(前 179年)、将代地一分为二,封二子刘武为代工,都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刘参为太原王,仍都晋阳。第二年,太原、代合二为一,仍称代,都晋阳。汉武帝元鼎元年(前 114年),徙代王刘义 于清河,复太原郡。晋阳城为其治所。西汉时晋阳城为诸侯王都城近90年。

东汉初年,军阀卢芳在西羌、匈奴支持下,割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与胡通兵,侵苦北边。”东汉政府以晋阳城为前哨实行反击。建武七年(31年),光武帝刘秀命大将军杜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以备胡寇。”建武十一年(35年)、东汉任命郭汲为并州牧,驻守晋阳。郭汲以晋阳为依托积极争取团结少数民族。击败了卢芳,收复统—了北方五郡。此后代理大将军马成驻守晋阳”在以晋阳为中心的北部边防线上,“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滑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侯”,有效地防止了匈奴的南下。两汉时以晋阳城为中心的并州战略地位重要,在当时被称之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孰,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

慧慧的小妩媚(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